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
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台灣癌症基金會響應國際抗癌聯盟「世界癌症日」之呼籲 文/馬吟津 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執行總監 今年,UICC提出最新的「預防致癌感染病」(Protection against cancer causing infections)報告中提到,九種可能引發癌症的感染病。為此,UICC呼籲全球300多個會員組織,共同關注這個經過研究已經證實的重要傳染病毒或細菌,對於癌症發生的高度影響。 「世界癌症日」由國際抗癌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於2000年發起,活動時間定於每年2月4日,旨在倡導減輕全球癌症負擔,促進各組織間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預防及治療等領域的進展,為人類造福。而台灣癌症基金會身為國際抗癌聯盟(UICC)會員組織,亦有責任提醒國人共同重視癌症的威脅,一起響應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高達20%癌症病例 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 事實上,由病毒或細菌性感染所導致的癌症,是可以透過實施接種疫苗等策略,以及改變生活方式、採取安全性行為…等控制措施來加以預防,因此國人應該更為重視疫苗的重要性,以及遵循正確的生活方式,來降低罹癌風險,而且台灣癌症基金會身為國際抗癌組織的一員,積極地提高國人對於某些感染將導致癌症發生的認知刻不容緩。 避開致癌危險因子是遏止癌症上身首要關鍵 尤其,UICC也進一步指出,低收入和高收入國家在傳染病相關癌症的發病率(26%對8%)、開展預防計畫以及治療和護理上有著明顯的差異。例如,全球80%的子宮頸癌死亡都是在發展中國家,甚至發生在負擔得起技術的國家裡,卻由於疾病意識和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所限,而使癌症預防面臨巨大的瓶頸。 這也反映出即使台灣政府單位不斷呼籲,社福團體也爭取更多的醫療資源,但相較於歐美地區女性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的比例近9成,台灣女性礙於風俗民情與僥倖心態,仍有近半數不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所幸現代醫學研究的進步,給了癌症也可以被預防的肯定答案,其實,研究病毒如何誘發癌症的過程,不但成為癌症治療的關鍵所在,也為與病毒相關的癌症預防帶來新的契機。像是國人常見的子宮頸癌、肝癌、胃癌等,則是因慢性感染而造成的癌症,人們可以透過疫苗、抗生素、先進的醫學檢查治療等方式來避免感染,從而預防相關癌症發生。 台灣癌症基金會在近三年即積極提升了女性,對子宮頸癌是由特定型別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所感染之正確認知,並藉由施打HPV疫苗,預防特定型別的病毒感染;另外肝癌的部分,台灣早在1984年即全面施打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不僅使20歲以下民眾B肝帶原率小於1 %,更阻斷了B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兒童肝癌發生率因此急速減少,證明以疫苗預防癌症的可行性,因此幫助國人早期接受預防接種的觀念,將有助於遏止癌症的侵害與威脅,充分發揮預防癌症的潛力。 「健康飲食+良好生活形態」更勝醫療科技 「今日的兒童,明日的世界-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台灣癌症基金會於國內率先呼籲響應,搭起台灣癌症防治工作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接軌及國際抗癌聯盟(UICC)之溝通管道,呼籲家長、醫療專業人員、學校及衛生政策制訂者正視並教育民眾落實正確的預防觀念,以降低罹患癌症風險,共同防治癌症對於後代子孫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