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上)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上)

台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 內視鏡中心主任  李宜霖

老菸槍與紅唇族的隱形殺手

阿海是個認真苦幹的生意人,多年前自南部北上打拼,因交際應酬需要養成菸不離手、檳榔不離口的習慣。然而三年前發現有口腔癌,經過手術治療,他原以為已經治癒而未多加以注意。直到今年初開始覺得吞嚥困難,再到醫院就醫時,已經發現食道內長了一個3公分的腫瘤。伴隨著的是一連串的痛苦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以及整個食道的切除手術,也導致體力一天天衰弱,多年努力的生意也因住院治療的關係,而無暇管理草草結束。
阿朝同樣也是因抽煙和吃檳榔的關係罹患下咽癌,經過一連串治療以及手術後,他完全戒掉菸與檳榔,並聽從醫師建議,定期以胃鏡追蹤,三個月前經由特殊胃鏡「窄頻影像系統」發現早期食道癌,隨即他接受最新的食道黏膜切除術治療,僅僅將患部的黏膜切除,不需作食道切除,術後生活如常完全沒有影響。
食道癌發生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當一旦有吞嚥困難症狀時,往往就已經第二期或是第三期以上了。
   
針對口腔癌或是食道癌的預防,最主要是避免抽煙、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但是若已經不幸罹患口腔癌或是下咽癌的患者,定期以新型的「窄頻影像系統」作內視鏡的檢查,可以即早偵測出食道的早期病變 。

食道癌的盛行率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96年度食道癌是台灣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九位。在男性癌症死亡率更高達第六位。男性罹患的比率約為女性的3~4倍。患者的年齡多在50-70歲。平均每10萬人口中,每年約有7到8人的發生率。與歷年的統計作比較,國人罹患食道癌的比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原因及風險因素

食道癌真正的致病機轉目前並不清楚,經由臨床上的觀察知道它的致病因素是多重性的,和個人遺傳體質因素、生活飲食習慣、及環境因素有關。許多風險因素和食道癌有相關性,其風險因素如下:

  • 年齡:大部分的病人都超過60歲。
  • 性別:男性居多。
  • 吸煙、嚼食檳榔和重度飲酒會增加風險,兩個因素合併則危險大增。
  • 長期食用某些特殊食材,例如醃漬物裡的亞硝胺。
  • 有過頭頸部癌症病史者,會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
  • 人類乳突病毒的DNA和食道癌有關
  • Plummer-Vinson syndrome併發與食道蹼(webs)的一種症候群
  • Tylosis and Howel-Evans syndrome遺傳性的手掌與腳底皮膚增厚症候群
  • 胸縱膈部位的放射線治療
  • Celiac disease predisposes toward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腹腔性疾病亦導致鱗狀細胞癌)


逆流性食道炎因食物逆流到食道,而造成食道鱗狀上皮細胞被柱狀上皮所取代這即是Barrett食道。在逆流物的長期刺激下,使食道細胞演變為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