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基金會防癌活動,在大腸鏡篩檢701人中,半數檢出大腸瘜肉,近4成人的瘜肉遲早會變成癌,更令人膽心大腸癌侵襲30歲世代。
33歲的吳小姐是一例。她今天表示,平時愛吃紅肉且三餐外食,蔬菜水果都吃不夠,下班後不是上網就看韓劇,沒在運動。去年10月因解血便以為痔瘡,沒想到直腸長1顆0.8公分的瘜肉而切除,家族中的母親也曾瘜肉復發。
另一位32歲的洪小姐有醫學背景,可是家庭、課業兩頭忙,常常早午餐草草外食解決,雖然排便正常、沒有痔瘡、沒有癌症家族史,去年持續腹瀉2週且腹部擠壓會痛,檢查出2顆腺性瘜肉而切除。她認為可能以前家族每2週聚餐吃烤肉,不免吃到焦肉、吸到廢氣,最近幾年蔬果吃不夠,才會差點癌症上身。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連續4年的篩檢腸癌可參加抽獎的活動顯示,年輕人不能輕忽大腸癌,家族史並非提早篩檢的唯一指標,生活型態也是危險因子,包括攝取紅肉、高熱量、高動物脂肪、低纖維、少蔬果,以及久坐少動缺乏運動。
賴基銘說,台灣約每3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大腸癌是人數增加最多的癌症,2010年就有1萬4040人罹患,大腸長的腺性瘜肉是最容易變成癌,篩檢工具是糞便檢查及大腸鏡檢。
去年4511篩檢腸癌者參與抽獎,包括進一步大腸鏡檢查的701人,結果403人檢出瘜肉,其中更有13人是大腸癌。檢出瘜肉的個案,有高達4成人屬於腺瘤性瘜肉,也就是賴基銘所稱的遲早會變成癌的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