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不間斷 口服標靶藥物提高患者存活率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第一的癌症,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2013年就新增超過1萬5000多名患者,平均每35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直腸癌。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周斌提醒,有2~3成患者確診時,往往已到達晚期,甚至可能已出現轉移。主要原因是,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通常是出現大便帶血、排便不順暢,或是腫瘤轉移到肝臟、肺臟等器官,影響功能時,才會就醫檢查,這時大腸直腸癌有可能已進入相對晚期(如第三或第四期)。

大腸直腸癌晚期不等於末期,仍有治療機會,主要的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輔以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外,也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但治療方式仍必須視每個病患不同的情況而定。過去有些病患在使用第一線及第二線標靶藥物效果有限,或是副作用難以忍受時,醫師會建議使用第三線的口服標靶藥物治療,但因第一線及第二線療程過於冗長,加上當時第三線口服標靶藥物尚未通過健保給付,使許多病患選擇放棄接續治療。

陳周斌主任說明,第三線口服標靶藥物通過健保給付後,因可大幅減低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目前院內已累積共62位病患接受治療。就臨床上觀察,平均延長壽命能達到7.9個月,使許多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擁有一線希望。

陳周斌主任以一位62歲男性病患為例,他因血便到醫院檢查,已是大腸直腸癌第三期,雖手術切除,卻在6個月內發現腫瘤已轉移到肝臟。經過一年的化學治療及第一線、第二線標靶藥,腫瘤仍惡化,今年初開始使用第三線口服標靶藥,治療效果穩定,腫瘤獲得良好的控制,已超出平均存活期。陳周斌主任說明,除了使用口服標靶藥外,病患的心態,家人的陪同鼓勵、以及是否依醫囑服藥也非常重要。

口服標靶藥的副作用,最常見為手足症候群,因腳常踩地造成壓力,脫皮、起水泡的情況會比手更嚴重。陳周斌主任建議可使用較溫和的清潔用品,並時常塗抹保濕乳液於患處,舒緩副作用帶來的不適。服藥時配合攝取低脂肪的食物,盡可能避免過多的脂肪影響藥物吸收。副作用難免會產生,陳周斌主任提醒病患要遵守醫囑,多與主治醫師溝通並且配合準時用藥,及早開始處理副作用,有助於控制病情,走向更長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