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免疫療法藥物最快12月納健保-[蘋果日報]

癌症治療有新選擇,「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於昨天通過國內首例免疫療法(IO)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案,將優先開放黑色素瘤免疫療法藥物,適用對象為晚期黑色素瘤、第一線藥物無效者,完整療程每人需165萬,每年約有100人可受惠,如協商順利,預計12月就能正式上路給付。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表示,根據健保署昨日的共同擬定會議,決定將優先開放,黑色素瘤免疫療法藥物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患者為「腫瘤無法切除,或轉移之第三期、第四期黑色素瘤病人,先前曾接受至少一次全身性治療失敗或無法耐受其副作用,且身體狀態良好者,這是國內首例癌症免疫療法藥物納入健保。

戴雪詠表示,黑色素瘤免疫療法藥物目前1瓶藥物10萬多元,1次得打4罐,完整療程需打4次共16罐,推估每人需花費165萬, 目前國內符合給付資格的黑色素瘤患者每年約有100位。

但戴雪詠提醒,該項藥物對於患者的有效率為5分之1,符合使用的患者可當作多一選擇,這次優先通過該藥物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項藥物是最早提出申請的免疫療法藥物,該項藥物於2011年在國際上市,於2016年向健保署提出申請,當時由於費用太過高昂,因此健保署以通過、不通過兩案併陳給衛福部,為讓癌友治療有更多選擇,衛福部針對此種價格昂貴,療效尚待確認的藥品,擬定送審通則,昨日共同擬定會議則是依送審通則所討論的共識。

戴雪詠表示,目前健保署正與藥廠進行「價量協議」,希望藥廠提供更優惠價格,如果協商順利,預計12月就能正式上路給付。

「病人已經等太久了!」全民健保藥物共同擬定會議主席陳昭姿指,黑色素瘤用藥近40年沒有發展,免疫療法替晚期無藥可用的患者帶來一線曙光,早在4年前已開始討論納入健保事宜,當時療程要價高達2、300萬元,歷經多年討論與健保議價,加上今年新藥預算由12億元增加到25億元,時機成熟才通過。

陳昭姿說,昨天會議也非一面倒,仍有部分反對聲浪,但還是有較多委員支持。她坦言,台灣免疫療法給付進度以落後其他國家許久,昨天首度通過健保給付,希望健保署能加快作業時程,盼今年10月就能讓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受惠。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新增3千多名皮膚癌患者,當中有1成為皮膚癌中最惡性、預後最差的惡性黑色素瘤;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勇毅表示,黑色素瘤的轉移率高、死亡率也很高,一般來說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為臉部曬的到太陽的部位,但以亞洲人來說,平常曬不到太陽的四肢發生黑色素瘤的機會還比西方人來的高。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也指,黑色素瘤好發於白種人,因皮膚過濾紫外線的能力較差,造成黑色素細胞突變而致病,而黃種人則好發於手掌或腳掌,但常被誤以為是痣或長在皮下,等到潰爛恐已轉移。

藝人謝霆鋒曾表示,拍攝《十月圍城》時,的造型需要剪掉頭髮,剪掉頭髮後發現頭上有黑色的色塊,起初只它當做一個普通的痣,但需要再次剪頭髮時,發現黑痣個頭兒變大,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黑色素瘤;「金鋼狼」好萊塢明星休傑克曼也是黑色素瘤患者,在去年也曾在網路貼出鼻子貼滿繃帶的模樣,表明剛割除第6次復發的皮膚癌。

李勇毅表示,黑色素瘤好發於痣細胞,目前成因不明,可分為先天性的基因變異或後天性的皮膚傷口病變;如果痣上出現,不對襯、邊緣不規則、大小大於0.6公分、摸起來有點凸起,或是痣上傷口久久不癒,都有可能是黑色素瘤前兆。

李勇毅提醒亞洲人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與西方人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為臉部曬的到太陽的部位,但以亞洲人來說,平常曬不到太陽的四肢發生黑色素瘤的機會還比西方人來的高;黑色素瘤也有可能長在指甲的基質上,如果指甲中間出現一條黑線,也有可能是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最兇皮膚癌,轉移率極高,在治療上,如果經前哨淋巴切片、全身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尚未轉移,切除病灶持續觀察即可;但如確定擴散,目前療法有化療、放療,但治療效果都不佳。

賴基銘說,過去健保有給付黑色素瘤以白介素或干擾素治療,但成功率僅1成多,自從免疫療法問世後,透過活化體內T細胞來攻擊癌細胞,可大幅提升治療成功率至2成5到5成。

賴基銘表示,每年全台黑色素瘤新發個案可能不到50例,病例數少也因此常遭忽略,但如今成為健保首例給付免疫療法,也讓醫界額手稱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