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康健癌症論壇】學會「癌症終生管理」 罹癌沒有那麼可怕-[康健雜誌] |
(康健雜誌總編輯賀桂芬) 《康健雜誌》今天舉辦第5屆癌症趨勢論壇,隨著醫療進步,癌症愈來愈有可能變成慢性病,不但要治療,更要學習與它共存,今年癌症論壇便以「癌症終生管理」為主題,12位專家與600多位聽眾分享經驗與最新治療趨勢。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說,她高齡的媽媽去看病,明明有很多問題卻不知怎麼問,常不到1分鐘就看完了,而婆婆看病卻問個不停,問到醫生一直看手表。「病人看病要問什麼問題?醫生要問病人哪些問題?需要更多溝通。」國健署近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比如設計「就醫提問單」,幫助民眾問到該問、想問的問題,醫病合作、資訊分享,病人才能得到最適當的照顧。 鬆掉免疫系統的剎車,才能制伏腫瘤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閻雲) 免疫治療是近年治療癌症的重大突破。「有20%的病人可以完全治癒,意義非凡。」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閻雲比喻,免疫系統就像人體內的警察,「警察看到腫瘤細胞,為什麼踩剎車,不去抵禦、消滅它?可能是因為對手太強、自己配備不夠。」近年新發現的CTLA-4、PD-1抑制劑,就是幫助警察把看到腫瘤細胞時的剎車鬆掉、衝進去殺腫瘤。 但免疫治療也有副作用。「免疫系統的剎車被鬆開,可能過度活躍,引起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問題,甚至死亡。如何精準用藥,是重要的課題。」而細胞治療,如CART-T療法,是從病人身上取出免疫細胞,活化它,再放回體內對抗癌細胞,但因為是個別化治療,費用非常昂貴。 參加臨床試驗≠當白老鼠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劉美瑾) 臨床試驗對癌症病患是一線生機。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劉美瑾說,仍有不少病人擔心參加臨床試驗是在當白老鼠,事實上,臨床試驗把關嚴謹,「動物試驗之前已經做過了,才會再做人體臨床試驗。」她建議病人跟醫師仔細討論,了解臨床試驗的細節,把握時機,尋求最佳的治療可能。 (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景肇梅) 理財規劃顧問景肇梅建議病友,要了解自己要接受哪些治療及費用,比如是要接受手術、化療、標靶治療、要不要住院等,「這都跟保險給付息息相關。」 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罹癌一樣享受美食 (美食作家梁瓊白) 美食作家梁瓊白現身說法,她58歲時發現乳癌,「現在我快70了,還健康地活著。癌症沒有那麼可怕,」她開心分享。 疾病不一定會遺傳,後天努力可扭轉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指出,很多人擔心癌症會遺傳,事實上,「有基因變異不代表會生病,沒有基因變異也不代表不會生病。後天的營養、運動、改變生活型態影響很大,可能扭轉基因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