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保險市場大變動 掌握保險要訣讓自己有最佳保障

保險市場受國內超低利率環境影響,保單利率逐年下降,今年再因新冠肺炎衝擊,責任準備金下調至歷史新低,預定利率亦跟著緊縮,保險變得越晚買越貴,想再加強保障或初次投保的人,該怎麼選擇呢?

責任準備金利率、預定利率的雙率調整,衝擊最大的當屬具儲蓄功能的壽險,也就是大家較熟知的儲蓄險。

從今年七月開始,儲蓄險的儲蓄功能會因雙率影響而明顯降低儲蓄增值功能,同時身故保額要依規定調高,所以這類保單會是身故保障較高,而想存錢供將來運用的功能較弱。

另一個受影響的是保費會返還的健康險,在醫療險、手術險、失能險、長照險,整筆給付的癌症險、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等等都有還本的保單型態。

此類保單設計的用意,在提供被保險人健康保障外,當身故時給付身故保險金給受益人,給付多寡端看已經繳多少保費。

保險公司銷售時往往訴求「保費有去有回」,有些保戶會認為繳了那麼多保費卻可能沒用到,豈不非常可惜?因此頗能接受此類保單。

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保戶需於保障範圍外多繳保費,保險公司將這些保費提存起來,以備將來給付用,當責任準備金利率越低,保險公司提存比例越高,能運用資金進行投資收益的比例越少,只有調高保費一途,才能填補失去的資金運用空間,所以漲價是必然的。

 

如果不考慮儲蓄、還本功能,純粹希望保障更周全,有幾項選擇:

1. 定期壽險。

2. 不還本健康險。

3. 儲蓄選擇基金定期定額與長期投入,或投保兼具壽險與基金投資功能的投資型保險。

 

在選擇規劃險種方向時,如果是家庭中負擔家計的角色,宜注重壽險與意外險人身保障、醫療保障、重大疾病如癌症保障、失能保障這三類險種;初入社會或單身的青年,人身風險優先加強意外、醫療保障,行有餘力增加失能保障。

今年疫情突起陡升,或許會擔心保障不足,是否該增購保單?實際上已經有投保醫療險,保障內容就包含新冠肺炎住院治療,如果是擔心治療或隔離期間沒有收入,不妨增加住院日額。有些防疫保單只要確診,不限制一定要住院,就提供一整筆金額理賠使用,可以多加留意與評估投保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