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 Pancrease Cancer
文/消化醫學基金會王德宏教授
一、背景:
胰臟癌好發於中老年人,男性罹病率約為女性之二倍,在美國,胰臟癌死亡率為全世界之冠,行政院衛生署民國九十四年的統計,胰臟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2位,女性為第14位。死亡率的排名男性第8位,女性是第7位。發生胰臟癌之原因至今仍然不明,抽菸的人、某些洗衣廠或石油相關化學藥品廠的工作人員也較容易得到胰癌;此外糖尿病人罹患胰臟癌的人數也較多。
二、症狀:
胰臟位在後腹膜腔,它發生病變時多半沒有症狀。因此,早期的胰臟癌是沒有什麼症狀的。如果癌症漸漸擴大,就會陸續出現上腹痛、背痛、黃疸、體重減輕,及下痢症狀。胰臟癌的症狀,依據癌形成在胰臟的部位而有所不同。在胰臟「頭部」形成的胰臟癌,75%都會呈現黃疸,其他的部位則有時會呈現黃疸。此時病人鞏膜變黃、皮膚變黃、尿液呈茶色、糞便顏色變淡,同時皮膚發癢,甚至發生發燒、畏寒之症狀。
出現上腹痛及背痛是由於癌細胞侵犯到上腹部的神經叢,病人往往有持續的上腹痛,身體必須向前傾彎著腰,才能舒解疼痛,一旦身體躺平反而疼痛加劇,這是很具特徵的症狀。另外還有人是腹部有脹滿感或嘔吐感,以及食慾減退。由於癌細胞阻塞主胰管,病人的胰液無法暢流到十二指腸,許多無法處理的脂肪由糞便中排出,形成脂肪便,造成長期慢性下痢及體重減輕。
三、診斷:
由於胰頭部癌常侵犯到總膽管下端,引起阻塞性黃疸,而胰體部癌或尾部癌因為位於後腹腔,則很少出現實驗室檢查異常。用來診斷胰臟癌之影像檢查很多,通常以超音波掃描優先,雖然有時受到病人體體型、腸氣、疤痕、脂肪等限制,會漏失某些胰臟癌而未能診斷出來,但仍不失為第一線篩檢工具。有疑問時應輔以電腦斷層掃描,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胰藏部位有無腫瘤存在。內視鏡逆行性膽胰造影術(ERCP)是從口腔把內視鏡的前端伸到十二指腸的胰管出口,從這裏把造影劑注入胰臟,再拍攝X光片,就能清楚發現胰臟癌。這項檢查雖對病人較痛苦,然而,由於ERCP檢查之特異性很高,具有鑑別診斷的價值。
四、治療:
如果胰臟癌尚能接受手術時,應以手術治療為優先,因為這是存活的最佳機會。如果是胰頭部癌,手術方式較複雜,通常是採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如果是胰體部或尾部癌,通常採取部份胰切除術,也有的作胰臟全切除術,有相當多的病人因為癌症蔓延,無法作切除性手術,只好作姑息性手術,將阻塞之膽管與腸道作繞道逆流手術,使黃疸減退。雖然不能去除其病因,倒也可以延長壽命,改善生活品質。
近年來有許多不必開刀的方法也能用來疏通受阻塞之膽管,例如用內視鏡將膽汁引流管由十二指腸乳頭部,逆向插入總膽管下端,以引流膽汁並改善阻塞性黃疸,也可以延長壽命。單獨使用化學治療與放射線療的效果都很不理想,死已率仍然很高。
五、預後:
幾乎90%以上的胰臟癌,發現時都已無法手術治療。五年的存活率都低於5%,可以說是預後極差的疾病。
六、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預防之道首在認知胰臟癌之各種症狀,以提早診斷。醫生遇到以下的病人應該懷疑有臟癌的可能性:
1. 長期下痢及脂肪便者。
2. 體重減輕而找不到原因者。
3. 上腹痛及背痛而且找不到原因者。
4. 發生阻塞性黃疸之病人。
5. 沒有糖尿病之家族史,而在50歲以後才發生糖尿病者。
6. 老年人發生胰臟炎卻找不到致病原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