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培銘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台灣,肝癌(正式名稱:肝細胞癌)是影響國人的重大疾病之一。
而慢性B型肝炎及慢性C型肝炎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約有60%~70%是B型肝炎引起,約20%是C型肝炎所引起的。感染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之後,有一部份人會變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可能會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再罹患肝癌,這就是所謂「慢性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另外,各種化學或天然致癌物也和肝癌的發生有關。例如:醫學研究已經證實了黃麴毒素會增加B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機會。而酗酒導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間接增加了致癌的危險,也像抽菸導致肺癌一樣值得注意。
基本上,肝癌可以經由血清檢驗,影像檢查和病理組織三方面來診斷。
- 血清檢驗(驗血):抽血檢驗是診斷肝癌最簡單方便的方法之一,其中又以血清中的「甲種胎兒蛋白」(AFP)最常見,可以作為肝癌的參考腫瘤標記。
- 影像檢查:影像檢查包括超音波掃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核磁共振檢查。對於肝癌的檢查十分具有參考價值,也能彌補血清檢查之不足。
- 病理組織診斷:病理組織就是直接採取病人可疑的肝臟組織加以檢驗。
一般來說,如果抽血檢查甲種胎兒蛋白異常升高,影像學檢查也顯示有肝癌的典型圖像,則可考慮直接加以治療。但是如果連血管攝影都無法確定肝腫瘤的性質時,便必須考慮穿刺切片。但是如果病人有腹水,或凝血功能異常,就不適宜做切片檢查。
肝癌只要發現得早,是可以治療的,而且效果不錯。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法已相當進步,常見的治療有:
- 手術切除、
- 無線電頻燒灼術、
- 血管栓塞、
- 局部酒精注射、
- 局部醋酸注射、
- 微波凝固、
- 冷凍療法、
- 標靶治療、
- 放射線治療、
- 免疫療法
- 支持性治療等。
其中以前三種治療(手術切除、無線電頻燒灼術、血管栓塞)最為普遍。哪一種才是最好的選擇,則是因人而異,需要參考肝癌的大小、生長位置、腫瘤數目、是否有肝硬化等狀況決定,換句話說,要採用哪一種治療,需要您的肝膽專科醫師做完整的評估後決定。
另外,肝癌最大的特性是容易復發(再長出肝癌),到目前為止,醫界還沒有方法能有效避免肝癌的復發,因此,無論接受任何治療,其後都要密切地接受追蹤檢查。
晚期治療

※資料來源:好心肝基金會
預防
日常生活上要避免飲酒過量、濫用藥物及可能被化學致癌物汙染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臟的負擔。
高危險群包括:
- 肝硬化病人。
- 一及二等親中有肝癌家族史者。
- B型肝炎帶原者
- C型肝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