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2/07
子宮位於女性之腹部,是一個介於膀胱和直腸之間,中空的器官。子宮頸位於子宮的下半部的一個較窄的部份即為子宮頸,子宮頸的開口通到女性陰道。
它的功能是月經流出的通道也是陰道微生物及空氣進入女性子宮的屏障,另外也還能抵擋性交時受到的刺激引起炎症反應。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也是最適合透過癌前病變篩檢,以預防發生侵襲癌與避免死亡的癌症。根據統計顯示:子宮頸癌發生率的排名為女性癌症第一位,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有可能發生子宮頸癌,但以25歲到45歲的婦女最為常見。
女性子宮頸的細胞可能因長期受到刺激或感染而發生一連串的炎症反應;正常健康的子宮頸細胞會因此而變得異常增生,而就有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
子宮頸癌的成因目前被發現可能藉由性交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簡稱HPV)而轉變為子宮頸癌細胞。HPV感染的機會較高的女性,相對的也較易得到子宮頸癌。
至於同一性伴侶,其性生活的頻率並不影響子宮頸癌發病的機率。
▲子宮頸癌可能發生的原因包括:
◆性生活:最常見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原因是「不當的性生活」。報告指出沒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幾乎不會產生子宮頸癌,而愈早有不當的性生活,往後便愈容易產生子宮頸癌。而在性伴侶方面,女性若有2個以上的男性伴侶,其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更是有顯著的增加。
◆年齡:35-45歲是子宮頸癌的好發年齡。
◆性病感染:性病的感染,通常代表性生活較複雜,相對的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會較高。
◆子宮頸發炎:若有長期子宮頸的損傷、破皮、糜爛、發炎,都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
◆吸煙:抽煙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一為抽菸會減少身體免疫力而使子宮頸癌細胞加速發展,另一為抽菸本身產生一些物質有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女性荷爾蒙:有些學者認為黃體素(女性荷爾蒙)會改變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穩定性,而容易發生不正常的變化,有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分類
※子宮頸癌根據細胞類型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鱗狀上皮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佔病例80~85%
☆腺癌(adenocarcinoma)佔約15
☆腺鱗狀上皮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佔約35%
☆亮細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
☆類子宮內膜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未分化細胞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內含小細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惡性子宮頸肉瘤等較為罕見。
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早期並無任何症狀,可能的潛在症狀包括:
◎異常、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例如在非經期、性交後或更年期後出血。
◎不停出現陰道分泌物,分泌物或出血顏色可能為淺色、淡紅色、咖啡色或血色,分泌物也可能會產生異味。
◎經血量變多且經期比平常久。
子宮頸癌晚期或末期可能會擴散至陰道、淋巴結、膀胱、腸道、肺、骨頭或肝臟,一般來說,在癌細胞擴散之前,身體通常沒有明顯症狀。
已擴散的子宮頸癌子宮頸癌末期症狀可能有以下症狀:
◎便祕
◎腿部腫脹
◎頻尿、血尿
◎嚴重陰道出血
◎骨頭疼痛或骨折
◎尿失禁或大便失禁
◎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因腎臟引起側腹或下背痛(腰痛)
◎下背(腹)痛、骨盆腔痛、腿部疼痛
★子宮頸抹片:子宮頸抹片是以小木棒或小刷子在子宮頸上,輕輕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 塗抹於玻片上,經過染色後,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性的癌細胞。子宮頸 抹片檢查無痛且非侵入性,可以幫助婦女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
★骨盆腔檢查:醫師會撐開陰道,以觀察子宮頸和陰道的上半部,從腹部或指內診方法可檢查骨盆腔內的器官如子宮、卵巢、輸卵管、陰道、膀胱及直腸是否有異常。
★陰道鏡檢:利用陰道鏡放大後,觀察子宮頸上皮病灶的位置及嚴重度。
★子宮頸內刮除術:醫師會使用刮杓小且成湯匙狀的器具,刮取子宮頸內開口部的組織。
★病理切片檢查:切取小部份子宮頸組織作病理化驗,以了解病變的嚴重程度。
★圓錐狀切除(大切片):如經上述檢查後仍有疑問,應做子宮頸錐狀切除,以切取小部份子宮頸組織作病理化驗,以了解確定病變的範圍及嚴重度,以作為治療依據。
★電腦斷層掃瞄(CT)及磁共振(MRI)、正子放射斷層攝影 (PET):當確定是子宮頸癌後,需做上述檢查以瞭解子宮頸癌是否有擴散。
★基因檢測
★其他相關檢查:包括腫瘤指數、常規血液、尿液測試及胸部X光等。
2018年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提出的分期,子宮頸癌的分期如下:
一、手術治療
子宮切除術有以下兩種:
—單純性子宮切除(Simple hysterectomy):適用於非常早期的子宮頸癌,只切除子宮頸和子宮,有時也會連卵巢和輸卵管一起切除。
—根治性子宮切除(Radical hysterectomy):完全切除子宮頸、子宮、陰道上段、周圍組織、骨盆淋巴結、卵巢和輸卵管。
二、放射線治療
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主要為體外照射及體腔內照射兩種
三、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經常用子宮頸癌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或治療復發的子宮頸癌。醫師可能會同時使用多種或單種藥物進行化療,並依病況將化療作為治療子宮頸癌的唯一療程,或與放射線治療、手術搭配進行。
四、標靶治療
對於遠端轉移的病人,例如已經轉移到肺臟、肝臟等,以往只能持續使用化療,但腫瘤反應率低,療效有限,復發率也很高。
研究發現,「化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有助提升晚期子宮頸癌治療的反應率近5成,而且能降低2-3成疾病惡化及死亡風險,存活時間延長至近1年半。健保已將此組合療法納入給付範圍。
五、免疫治療
據研究顯示,治療後復發或遠端轉移的病人,如果免疫檢查點(PD-L1)呈陽性,或是檢測出腫瘤具備錯配修復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 dMMR)或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表現,接受免疫治療的效果都不錯。
美國FDA已於2018年核准針對晚期、復發或轉移的子宮頸癌病人,可以使用PD-1單株抗體抑制劑Pembrolizumab(KEYTRUDA,吉舒達)治療。
結語
欲全面預防子宮頸癌,除了初步之預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包括:避免過早性行為,避免多重性伴侶(兩性皆需要避免),安全性行為及依醫囑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外,還需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或人類乳突病毒(HPV)篩檢,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加以治療,以避免成為子宮頸癌或進入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