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4/03
鼻咽位於鼻腔最後端之小空腔,它的上方為鼻竇的一部份,稱之為蝶竇,下方為口咽部,後方則為第一頸椎,而鼻咽兩側有耳咽管的咽部開口(即連接中耳與咽部的管道),因此鼻咽腔是耳、鼻、咽喉相連的唯一通道。鼻咽腔並不大,在此處黏膜表層發生的惡性腫瘤,我們稱為鼻咽癌。
因鼻咽位於頭頸部深處,不容易早期發現,再加上症狀多樣化也不具特殊性,常常在診斷時,已是第三、四期。惟有提高警覺,多注意自己五官功能的變化;若症狀兩三週未消失或反覆發作就應盡早至耳鼻喉科就醫,以診查確立原因。
主要致病原因仍未經證實,但可能因素有:
(1)鼻咽癌家庭史:基因問題或家族生活習慣不良,可能導致鼻咽癌患者的兄弟姊妹及近親,同樣罹患鼻咽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有研究指出,家族中有人得鼻咽癌,家人得鼻咽癌的機率會高出6-10倍,若是一等親有人得鼻咽癌,機率升高至60-100倍。
(2)病毒感染:鼻咽癌病人血清中呈現很高的EB病毒抗體指數,因此認為EB病毒可能也是導致鼻咽癌的因素,但關聯性尚未被證實。
(3)飲食:在中國大陸華南地區,因習慣性食用醃製品、煙燻食物,因此得鼻咽癌比率較高。有研究指出:每週兩次以上食用發酵類食物,得鼻咽癌機會為未攝食者的五倍;每週五次以上食用醬菜類食物,機率會提升至為七倍。
(4)吸煙:因煙焦油是致癌因子,長期刺激鼻咽表皮,可能易致癌。但尚未有充分證據。
(5)化學工業原料:長期吸入工業用原料,例如石棉、鎳、鉻等,也容易增加罹癌風險。
雖然前面已說過遺傳、EB病毒感染以及環境因素等可能與鼻咽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目前在台灣並沒有一個實際可行的方法找出高危險的人,但若近親有鼻咽癌患者,則建議40歲後可考慮定期做耳鼻喉科檢查。當然青壯年,尤其是男性,若發生頸部淋巴腺腫大,不明原因的流鼻血、鼻塞、耳阻塞、聽力障礙或頭、頸部疼痛,都應儘快就診。現代化放射線或合併化學治療也已大幅改善治癒率並降低如口乾、腦部壞死及牙關緊閉等併發症。
鼻咽癌的症狀大致可分下列六大類:
(1) 頸部淋巴腫大: 鼻咽處有非常豐富的淋巴循環管道,因此頸部淋巴腫塊成為最常出現的症狀之一,病人常是以頸部淋巴轉移為初發症狀,經影像檢查判定頸部淋巴轉移的機率更高達八成以上。頸部淋巴轉移剛開始大都沒有痛感,因此也不易被察覺,即使被摸到也常不在意,甚至服用抗生素或中草藥都可能會暫時縮小,因此造成延遲就診,等到頸部腫大非常明顯才警覺就醫,影響治療成效。
(2) 鼻部或口部的出血: 鼻咽處有許多細小血管,所以鼻部或口部的出血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尤其當鼻咽癌表面發生潰瘍時。通常會在早晨第一口痰中帶有血絲,偶而伴有輕度鼻出血或鼻涕帶血絲,少以大量出血的方式表現。
(3) 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類似鼻炎或鼻竇炎的臨床表現,如鼻塞、膿鼻涕、惡臭分泌物、鼻涕倒流、鼻音過重、嗅覺減低等,主要是由於鼻咽腫瘤堵塞鼻孔、鼻腔或因腫瘤潰爛而產生。
(4) 耳部症狀:以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等為主,主要是因耳咽管功能受到腫瘤壓迫或直接侵犯而產生症狀。
(5) 頭痛: 當鼻咽癌腫瘤往上方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頭顱骨時,就會造成頭痛現象,尤其常發生於單側的頭痛。
(6) 神經症狀: 嚴重的鼻咽癌除向上直接破壞顱骨外,也可經顱骨的裂隙或孔洞進入腦內而壓迫腦神經。例如壓迫第五對顱神經會出現臉部麻木感,第六對顱神經受侵犯則出現複視,第十二對顱神經受影響則會有舌頭不靈活或麻痺萎縮,影響說話或吞嚥功能。除顱神經外,脊髓神經、自主神經等也都有可能被侵犯。
▲依病理學分類:
世界衛生組織將鼻咽癌依「細胞分類」分類為:
Type I: 角化鱗狀細胞癌(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ype IIa:分化不良型(低度分化)(poor differentiated)。
Type IIb:未分化型(undifferentiated)。
研究顯示,低度分化(poor differentiated)及未分化型(undifferentiated)的鼻咽癌與EB病毒關係最為密切,而這二種類型的鼻咽癌正是中國人最好發的種類。
▲臨床分期:
一、放射線治療
由於鼻咽癌原發位置鄰近顱底及顏面重要器官及血管,因此手術無法完全切除乾淨。雖然鼻咽癌多為未分化的細胞,非常容易發生頸部淋巴轉移,但對放射線治療的反應還不錯,因此放射線治療就成為鼻咽癌治療的主力。
鼻咽癌的治療以第一次治療的效果最好,早期鼻咽癌的成功治療率可高達90%以上,目前最標準的治療方式是,以直線加速器所產生的高能量放射線,採體外照射的方式來治療。一般的療程是一週治療五天,總計量大約為7000cGy,為期大約是二個月的時間。 放射治療的範圍大抵可分為2-3個階段,首先從顱底到肺部頂端區域,因為鼻咽癌有很高的機會轉移到淋巴結,所以會先做約五週大範圍的治療,然後再縮小範圍。
※放射線治療的方式,一般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二、化學藥物治療:
是放射線治療的輔助療法,或醫師評估病人無法進行放射線療法時則以化療為主。化學治療有下列幾種方式:
常見使用之化療藥物如下:
三、標靶治療:
可合併放射治療, 對局部侵犯性頭頸癌有顯著的療效, 同時在復發性/轉移性頭頸癌也可使用 Cetuximab 單一藥物來治療
藥名
(學名/商品名)
給藥途徑
副作用
注意事項
Cetuximab
Erbitux
爾必得舒
靜脈注射
無力疲倦、發燒、頭痛;皮膚有痤瘡樣紅疹;胃腸不適、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等。
四、免疫治療:
從近幾年的臨床試驗中可以看到,免疫治療顯著增加了頭頸癌患者的存活率。跟接受傳統標靶治療或化療的患者相比,一開始就使用抗PD-1藥物的病患,一年的存活率可達到將近40%。相較於傳統治療也較少出現嘔吐、疲倦、腹瀉、體重減輕等嚴重的副作用,增加生活品質。
※溫馨提醒:有許多健康保健食品可能會與藥物有交互作用,致使治療效果有所差異。因此在治療前,請務必讓醫療團隊評估,是否需要暫停,以免影響藥物療效。
結語
對鼻咽癌的診斷和治療而言,早期可以警覺性的發現相關症狀,和醫護人員的警充分合作,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先決條件。請不要害怕、也不要猶豫的去看耳鼻喉科醫師,鼻咽癌雖然位於隱密的死角,但在耳鼻喉科醫師鼻咽鏡檢查下,腫瘤常是無所遁形的。鼻咽癌經正規治療後,是可以控制甚至治癒的疾病,惟需照護與調適可能因治療帶來的慢性副作用及定期密切的觀察追蹤。接受正規治療,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多數是可以恢復,重返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