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Esophageal Cancer |
更新日期:2022/08 食道是一管狀的肌肉結構,位在氣管和脊椎的中間。上連咽喉下接胃部並橫跨頸部、胸部及腹腔,是食物由口腔進入胃腸的必經之路。在吞嚥時,食道會不斷蠕動將食物推往胃。 食道的黏膜由鱗狀上皮細胞、結締組織及黏膜肌層所構成。常見的食道癌即食道的黏膜層發生癌變所致,上三分之二食道以鱗狀上皮癌為主,下三分之一食道以腺癌居多。
食道癌分類 食道腫瘤,90%為惡性,常見惡性腫瘤包括鱗狀細胞癌及腺癌。而良性腫瘤最常見為平滑肌瘤。 【▲ 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在台灣,鱗狀細胞癌佔食道癌之90%以上,發病年齡約40-60歲,與口腔癌族群有很大重疊性。最常發生的部位為中段1/3食道,其次為下段1/3食道。 【▲腺癌(adenocarcinoma)】: 在台灣地區,腺癌佔食道癌不到10%。但在西方國家有逐年增加之趨勢,以美國白人而言,腺癌與鱗狀細胞癌各佔一半。主要發生在下1/3食道,與胃酸逆流及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有關。
背景與成因雖然並沒有特殊因子與食道癌有關,但從某一些誘發因素和人口統計學之特性,顯示其與食道癌有連帶之因果關係。 |遺傳 |飲食: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食物中若缺乏維生A及C、核黃素以及蛋白質、熱量等攝取不足時,與食道癌之生成有連帶之關係。因為缺乏這些物質,會增加鱗狀上皮細胞轉換成惡性細胞之感受性。 |吸煙與飲酒 |先前存在之食道疾病: 文獻上報告,某些產生慢性刺激或狹窄之食道疾病如腐蝕性食道灼傷、食道失弛緩症、Plummer-Vinson 症候群,以及食道憩室,有明顯較高食道癌發生率,可能由於食道長期暴露於各種不同種類之致癌物。此外食道裂孔疝以及返流性食道炎所形成之潰瘍性狹窄,僅與胃食道交界處所發生之腺癌有關。 |硝胺: 根據流行病學之調查報告,顯示食物以及飲水中硝鹽、亞硝酸鹽、二級胺、以及硝胺含量之多寡與表皮樣食道癌有連帶之關係。 |社會經濟因素 |性別: 一般男性多於女性比率約為3:1。但是在某些好發地區,其男女比例並無差異。 臨床症狀食道是一個較易膨脹而感受性較差的器官,由於這個特性,腫瘤能夠進行至嚴重的程度而不一定有臨床症狀出現。當影嚮到吞食的功能,附近器官受到侵犯或發生遠處轉移時才出現臨床症狀。 吞嚥困難 : 為最常出現之症狀,當腫瘤繼續進行長大時,病人進食的狀況,從能吃全餐變成祇能吃流質,等到完全阻塞時到最後幾乎是完全嚥不下去,其他附帶的症狀包括有嘔吐或自發性食物返流現象。 體重減輕 : 多數病人其體重減輕的程度與進食量的多寡成比例,此又與吞嚥的困難程度有關。 疼痛 : 常發生在腫瘤有局部侵犯鄰近組織或遠處擴散時,如引起頸部疼痛或背痛。 吞嚥疼痛 : 可能由於阻塞或腫瘤侵犯食道下端括約肌所引起之食道痙攣,而造成吞嚥疼痛 黑便、吐血與貧血: 為比較少見之症狀,此與原發性的病灶有關。 咳嗽 : 由於氣管、支氣管受到刺激,受腫瘤直接侵潤或因食物唾液之吸入肺部,像食道與氣管或支氣管相通之廔管。 聲音嘶啞 : 當喉返迴神經受到侵犯或刺激所造成。 打嗝 血鈣增高 相關檢查當臨床上懷疑食道癌之發生時,醫生視情況會進行下列檢查: 癌症分期
食道鱗狀細胞癌及腺癌根據AJCC第八版分期有些許不同,但大致上都分為零到四期。 *參考資料:NCCN Guidelines-Esophageal an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Cancers 治療方式一、內視鏡治療: 包含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及內視鏡射頻消融術(RFA),適用於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變(例如: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之治療。 二、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 光動力療法是用於某些表淺癌症的消融療法,他的作用原理是結合光敏劑和發射特定雷射波長的光源系統,當兩者一起作用時,累積在腫瘤組織內的光敏劑會被雷射光活化,在含氧環境中殺死癌細胞。 適用於早期食道癌或不適合開刀者,光動力療法實際上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靜脈注射光感藥物。藥物會累積在腫瘤細胞內,在一般組織內平均40-72小時內會被代謝掉,但在腫瘤、皮膚和網狀內皮系統內會存留較久。 ⊙第二階段為治療階段。服用光敏劑後的病人,大約在40-50小時,醫師會用雷射光纖,將光纖導引到病灶區後,開始照射相對應波長的雷射光,啟動光化學效應,活化細胞內累積的光感藥物。光化學效應會產生毒殺腫瘤細胞的效果,以達到腫瘤壞死的現象。腫瘤壞死和相關的發炎反應可能會持續幾天。 三、手術治療: ⊙ 食道癌微創手術切除及重建:適用於疾病在臨床早期者(腫瘤小於3公分而且全身之正子掃描無淋巴轉移跡象者)或是食道癌已經第二、三期,接受同步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後者。 手術大概分為三階段:開胸、剖腹和頸部吻合。
⊙ 食道擴張術:因食道狹窄或食道阻塞而導致吞嚥困難、進食不易時或食道癌手術後傷口癒合處狹窄,上述情形可利用食道擴張術,食道擴張術是經由上消化道內視鏡,到達狹窄或阻塞處,將各種擴張器械直接或間接藉由金屬導線的導引穿過狹窄處,再撐開阻塞狹窄的地方,達到食道擴張的目的。 四、放射線治療 食道癌雖然是以手術為主要治療,但因局部晚期的疾病較易復發,需要加上輔助性放射及化學治療以減低局部復發的機率,因此對於局部晚期的病人但仍可接受手術的病人會先給予手術前的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後再手術。 放射治療的範圍包括腫瘤本身、大部份的食道及縱膈腔淋巴結,另外視腫瘤的位置也會將鎖骨上淋巴結及腹腔動脈幹選擇性地包括於治療的範圍內。
五、化學治療 所謂化學治療是經由血管,將抗癌藥物注射進入身體,藉由身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將藥物帶到癌細胞處,將癌細胞殺死,達到治療的效果。食道癌治療首重手術切除,輔以術後的放射線治療或是化學治療,可以達到最大的治癒率。 但是如果癌症的範圍太大或是癌細胞已經轉移,使的手術治療已經無法將癌症切除乾淨;或是因為身體其他器官系統功能不佳,使的病人不適合動手術,此時退而求其次,必須考慮放射線治療或是化學治療。 六、標靶治療 目前沒有大型臨床試驗證實任何一種標靶藥物在食道鱗狀細胞癌患者有顯著的療效。目前Trastuzumab(Herceptin 賀癌平)可適用胃食道接合處腺癌,根據NCCN建議若Her2(+)則建議Herceptin可與化學治療同步使用於轉移性腺癌。 七、免疫治療 近五年陸續有臨床試驗發現,免疫治療對食道癌具有療效。傳統化療或標靶藥物是直接毒殺癌腫瘤,而免疫檢查點抑制藥物作用機轉是透過喚醒病人體內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細胞。免疫療法目前應用在第二線治療、第一線治療(晚期食道癌),甚至作為輔助性的治療,都有大型臨床試驗證實有效,而且免疫治療的副作用比較輕微,大幅提升癌友生活品質。 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已經在2021年5月核准了在鱗狀上皮癌或腺癌,術後使用Nivolumab 作為術後的輔助治療,目前也已經列入新的臨床治療準則。 ⊙ 食道癌免疫治療藥物 八、合併療法的國際趨勢(依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引,NCCN) *註1:若為高復發、手術邊緣有殘留腫瘤情形,根據準則建議術後進行同步放化療 *註2:經評估後,個案本身慢性疾病易造成合併症或年紀過大等因素。 *註3:前導性放化療結束後,經再評估後若不適合開刀者。
結語 大多數的食道癌是沒有絕對的方法可來預防的,最佳的對策略就是減少暴露於已被提及的危險因子。而一些危險因數像是年齡、性別、種族與一些遺傳性的疾病是無法改變的先天因素,但其餘的環境相關因素卻是從生活上可預防的。 食道癌的發生,和飲食習慣和生活壓力有很大的關係,建議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每次吃八分飽,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醃漬,煙燻和油煎食物,多運動,遠離菸酒就是減少避免得到食道癌的最重要的方法,此外減少富含亞硝胺食物,多食含β胡蘿蔔及維他命C蔬果,緩衝生活緊張。 至於國人嗜好的檳榔,雖未有大規模的研究,但其攝入的生物鹼與石灰等物質,除了對口腔的刺激外,對食道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