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整理
陰道或稱產道,是經血排出及嬰兒出生的開口。與子宮頸相連,而陰道開口周圍皮膚的褶皺稱為外陰。原發性陰道癌是很罕見的,約佔女性生殖系統癌症的2%,大約85%位於陰道的腫瘤是來自其他部位癌症的轉移,多數來自子宮頸或子宮。根據國際婦產科聯合會(FIGO)的規定,涉及子宮頸口外的陰道病變應視為子宮頸癌;涉及外陰部的腫瘤應視為外陰癌。
大約75%的原發性陰道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還有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罹癌風險:
早期陰道癌可能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常見症狀如下:
依病理組織分類如下:
根據國際婦產科學聯合會(FIGO),分為四期。而在病變進展成侵襲癌之前,也就是0期癌,則會提到原位癌跟陰道上皮贅瘤(VaIN)
FIGO分期
第Ⅰ期
侷限於陰道壁。
第Ⅱ期
侵犯到陰道下組織,無侵犯到骨盆壁。
第Ⅲ期
侵犯到骨盆壁或骨盆的淋巴結。
第Ⅳ期
ⅣA侵犯到膀胱或直腸,或延伸到骨盆。
ⅣB遠端器官轉移。
依據癌症期別、腫瘤位置、身體臨床狀況的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1) 局部切除:僅去除陰道表面的癌症以及周圍健康組織的一小部分,以確保去除所有癌細胞,適用於原位癌。
(2) 陰道切除:部分或全陰道切除,可同時進行陰道成形術。陰道上部的腫瘤,有必要做子宮切除術和淋巴結廓清術。
(3) 骨盆腔廓清術:癌症擴散或放療後陰道癌復發,則行骨盆腔廓清術
--※參考資料
國內
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