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吸菸,我得肺癌!
肺腑之言救健康 重視自主篩檢
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賴基銘醫師
帽子歌后鳳飛飛的辭世,帶給國人很大的震撼,震驚的不只是失去一代歌后,還有無預警辭世的原因—肺癌。
各界震撼的是,鳳飛飛小姐不菸不酒,生活作息也堪稱正常,怎麼會在沒有前兆的狀況下,一發現就已經是晚期了呢?其實,這正是肺癌可怕之處。鳳姊先生二年前也因肺癌辭世,這是否與他們生活環境中的一些致癌因子有關聯,也值得探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估,2020年全球的肺癌疾病死亡率將上升到疾病死亡的第五位,2011年2月,全球的肺癌死亡數為140萬,由於肺癌在全球的肆虐,即連世界衛生組織亦不斷強調肺癌疾病的可怕,而不斷上修預估的死亡人數。
有吸菸或吸二手菸才會得肺癌?
過往,國人對於肺部健康的防護觀念為:我不吸菸,所以,我不會得到肺癌。不吸菸以防杜肺癌,在觀念上是正確的,但根據過去國人十多年肺癌病史的分析資料顯示,我國的肺癌患者,有相當多的比例為不吸菸的族群。尤其,國人的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佔最多,達85%~90%之高,其中又以肺腺癌佔6成以上,而肺腺癌病患又很多都不吸菸。
衛生署的統計數據顯示,肺癌自民國75年以來一直是女性癌症的頭號殺手,對女性族群危害來勢洶洶,2010年台灣肺癌的死亡數為8,194人,其中女性為2,782人,佔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但是觸目驚心的數據更在於,女性有90%不吸菸。而男性其實也不惶多讓,在2010年死亡數為5,412人,佔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其中亦有20%沒有吸菸行為。
吸菸導致肺癌眾所周知,不吸菸也會發生肺癌,卻是一般民眾認知模糊的地塊,尤其是身兼照顧家庭重任的女性,更是公共衛生教育必須加強的範疇。
誰是肺癌的高危險群?
目前肺癌的許多成因仍然不明確,但是可以歸納出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包括:
- 吸菸族群(統計數字顯示,一天一包菸,罹患肺癌的機率約為不吸菸者的10倍)。
- 有肺癌家族病史者(直系親屬有兩位以上(含兩位)罹患肺癌者,得肺癌的機會為一般民眾的5 ~ 7倍)。
- 曾經罹患肺結核或是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疾病者。
- 長期暴露於致癌環境者(金屬業,冶礦業,石棉接觸者, 長期暴露在放射線環境下、二手菸害環境…等)。
若是屬於高危險型者,則早期檢測即非常重要,其實透過早期檢測,發現一公分以下的早期肺癌,治癒率極佳。研究顯示,肺癌在一公分左右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意即五年不復發的比率為85%~90%,這相對於目前肺癌5年的存活率僅有12%~13%的數據,差異真有天壤之別。
定期篩檢--「低劑量」斷層掃瞄肺部檢測有效工具
不吸菸者,雖然自己不吸菸,但是若長期暴露於致癌環境者,或是罹患肺部疾病,及家族直系血親中有罹患肺癌者,務必要警覺這一個可怕的疾病。
美國一項大型研究計畫針對高危險族群,以「低劑量」斷層掃瞄檢驗一般X光檢查比較,發現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的20%,這一項科學證據為支持「低劑量」斷層掃瞄做為肺癌篩檢的有效工具。此更說明出,以正確的方式檢測肺癌,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必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坊間檢查方式之比較
檢查方式 |
敏感度 |
肺癌腫瘤偵測 |
費用 |
|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
目前針對肺癌檢查最靈敏的工具 |
可偵測小於0.3cm的腫瘤 |
約4000-6000元 |
|
胸部X光片檢查 |
目前最普遍,約可發現70%的病患 |
難偵測1cm以下肺部病變;1-2cm亦受限發生部位不易偵測或判讀 |
約400元 |
|
痰細胞學檢查 |
|
|||
核磁共振(MRI) |
對神經、血管、骨頭病變較敏感 |
難發現肺部腫瘤 |
約1萬元 |
|
正子攝影 |
易發生偽陽性或偽陰性 |
2cm以下腫瘤敏感度不高 |
約4萬 |
其實,不同的檢查方式具不同功能性,而肺部檢查則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效益較高,且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的輻射暴露值一張約為20張左右的X光片,輻射劑量較低,作為篩檢工具,相對地安全。
「不吸菸、避免二手菸」+「定期篩檢」遠離肺癌
高達9成罹患肺腺癌之女性不吸菸,因此除了吸菸以外,致癌的因素多元,與遺傳基因、暴露於二手菸以及致癌環境等有關。因此不吸菸不能保證可以遠離癌病,所以除了遠離菸害,還要加上「定期篩檢」,而高危險族群最好定期進行低劑量斷層掃瞄檢查,幫助遠離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