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
文/ 賴怡君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有句農謠說:「七月石榴八月梨,九月柿子黃了皮」,道出九月開始就是柿子的產季,盛產於9~12月。最早栽種是子的紀錄是在周朝,作為祭禮中的供品,近代人也會在過年時擺出柿子,象徵事(柿)事(柿)如意。宋詩人張仲殊曾以「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輕勻絳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吟詠柿子在色、香與口感的美味。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封柿子為「凌霜侯」。原來朱元璋幼年曾因連年的飢荒戰亂,嚐盡了挨餓的滋味。有一年秋天,朱元璋路過一個村莊,看到有棵大柿樹結實纍纍,當時又饑又渴的他偷偷摘下幾顆品嚐。不料柿子尚未熟透,澀得朱元璋口舌難耐,但為了填飽肚子,他還是一口氣吃了十幾個。後來,朱元璋當上了皇帝,感念當年那棵柿樹的救命之恩,於是前往虔誠禮拜,並脫下龍袍親自披掛在樹身,加封柿樹為「凌霜侯」。這個傳說,不僅刻畫出這位平民皇帝的感恩圖報之心,更說明柿子在未成熟之前是難以下嚥的。
【營養小尖兵】
別稱:朱果、丹果、甜柿
柿子營養豐富,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 及C,尤其是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 2倍。根據食品工業研究所編印的「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指出,成熟的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17.2%,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這也是大家感到柿子很甜的原因;柿子亦含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及粗纖維,此外也富含維生素B群、鉀、磷、鐵、碘等營養素。
柿子富含果膠,它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有助於緩解痔瘡、改善便秘,對於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有很好的作用。古醫書認為柿子能補虛勞,據《本草綱目》所載:柿子味甘性寒,能消熱去煩、止渴生津,就營養分析說明:每100g生柿中的水分約佔81g、鉀150mg及豐富纖維,對於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善心血管功能,此種多鉀多水分的特性就是提供類似清熱解毒、降火氣的效用。
除了鮮食,柿子尚有許多種加工方式,常見的有柿餅(柿乾)、柿脯、柿粉、柿霜、凍柿子、柿酒、柿醋,中國北方甚至有柿子煎餅的做法。最常吃到的柿餅經加工過後某些營養素比新鮮柿子更多,例如:鈣含量由10%增加至23%;鐵含量由0.1%增加至1%;磷含量由14%增加到44%;鉀含量150mg/100g增加至557mg/100g。維生A、C則因加工而含量減少,但也因加工的關係,外皮去除,減少鞣酸及單寧酸,更減少了對胃腸的刺激。而柿餅上的白霜稱作柿霜,有助於改善咽喉乾痛、口瘡及口角炎。
【注意事項】
柿子雖好,但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時吃,因為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胃內經胃酸的作用,就會沉澱凝結成塊留在胃中,不易消化。
~ 營養師的小叮嚀 ~
1.吃柿子的當天不要吃蟹,以免腹瀉。
2.建議去皮吃,以免鞣酸影響鐵質吸收,或遇蛋白質食物時凝結,引致腹痛或腹瀉。
3.慢性腎衰竭及洗腎患者不宜多吃柿餅,因富含磷質及鉀離子,易造成代謝負擔。
【選購】
1.果形整齊飽滿,果色均勻,果實要有沉沉的手感,果皮光滑沒有褐斑或蟲孔。
2.食用時無澀味為佳。顏色較紅的表示已成熟,可立即品鮮。
【保存】
放置放於室溫下或冷藏儲存。
什錦蔬果火腿丁
材料:毛豆、馬鈴薯切丁、柿子切丁、火腿適量。
作法:
1.熱鍋加入少許植物油,將馬鈴薯丁與毛豆倒入鍋中快速拌炒至熟。
2.熄火加入柿子丁及適量火腿丁,拌勻後即可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