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肺癌轉移不煩「腦」對抗癌末3大關鍵-[華人健康網]


 

癌症已連續33年高居國人10大死亡的首位,其中肺癌更是癌症奪命之首,每年帶走超過9千位病友的生命。醫師呼籲,對抗肺癌除早期發現治療外,更應掌握「轉移不煩『惱』」、存活期、營養」等抗癌3大關鍵,就可以持續對抗肺癌病魔,掌握更多生存的機會。


11月17日是「世界肺癌日」,國內3大醫學會發起
「對抗晚期肺癌YES WE CAN」衛教活動。(圖片提供/台灣癌症基金會)

北市1名64歲的陳女士,去年5月突然右側手、腳不明原因發麻,一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後來竟完全無法動,走路只能靠全身力量拖著右腳走,家人原以為是中風!送醫檢查後竟確診為「晚期肺癌腦轉移」,更被告知僅剩「6個月」生命。

關鍵1:肺癌晚期多轉移 治療別放棄

所幸,在醫師建議下,採用小分子高濃度標靶、搭配放射線等治療,腦部腫瘤縮小,病情獲得穩定控制。積極面對治療也讓陳女士返回工作崗位,恢復正常生活!她告訴主治的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高尚志醫師說:「期待看著2歲孫子長大,甚至娶妻生子!」她也鼓勵其他癌友,即便是晚期,也不要輕言放棄!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醫師表示,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不見得每位患者都會出現咳血或噁心、嘔吐、久咳不癒等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就醫時,多已是晚期,據統計,國內近7成病患被診斷已達晚期,癌細胞甚至已轉移腦部、骨頭、腎上腺、肝臟等遠端器官,在治療上更是困難。

關鍵2:營養不良 導致死亡率增加

另外,臨床上更常發現許多癌友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營養不良,尤其營養不良是癌症患者常見的問題,可能導致發生率及死亡率增加,且生活品質下降。其中,體重減輕便是癌友預後不佳的指標,研究顯示,6成肺癌病友經歷明顯的體重減輕,癌後6個月更約降低10%的體重。

而這也延伸成為副作用管理的課題,晚期肺癌的治療,在臨床上常見的副作用包含皮疹、肝毒性與腹瀉,其中腹瀉除影響病友營養吸收,還會造成生活不便,進一步還會影響食慾,建議癌友或家屬可以與醫師討論治療時的副作用問題,在治療成效與副作用反應之間取得平衡,要避免消極忍耐,才可擁有抗癌好體力。


晚期肺癌治療屬於「個人化治療」,依症狀不同給予最好的照護。

關鍵3:個人化治療 延長存活期

除此之外,晚期肺癌治療屬於「個人化治療」,治療目標是希望改善病人生活品質,避免再因病症、治療帶給病患額外負擔、痛苦,同步也希望延長存活期,讓病患擁有更多時間。

目前晚期肺癌治療方式包含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等,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病友,可評估考慮採用標靶藥物治療,針對特定致病基因作用, 使用適當合適的標靶藥物治療。


癌症死亡與發生率高,唯有早期發現治療才是王道。

《對抗晚期肺癌YES WE CAN》

11月17日是「世界肺癌日」,除了提醒民眾遠離肺癌危險因子,為了鼓勵肺癌病友們持續積極抗癌不放棄。台灣癌症基金會偕同台灣腫瘤醫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等3大醫學會發起「對抗晚期肺癌YES WE CAN」衛教活動。

即日起在台灣癌症基金會粉絲團及官網首頁,可以了解相關資訊,而簡單易懂的肺癌衛教動畫短片,也可以在網路上收看。活動期間,民眾只要在臉書(facebook)分享台灣癌症基金會粉絲團「對抗晚期肺癌YES WE CAN」動畫短片,並且留言為癌友加油打氣,hashtag「#yeswecan」,台灣癌症基金會每週將抽出小米手環,鼓勵大家分享積極抗癌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