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乳癌患者保持運動習慣 可提高5年存活率-[聯合報]


 

58歲的單親媽媽美秀患乳癌2B期,屬HER2陽性,得知患病後情緒低迷長達兩年時間,但後來覺得應當為孩子堅強起來,聽從醫囑手術、化療與放療,又跳舞、學游泳、打太極拳、當志工,她說,忙到沒有時間去想負面的事,目前吃得飽睡得好,已抗癌十年未聞復發。

美秀當知道她患的乳癌比一般乳癌病患的復發與惡化機率更高,不斷反問「為何是我?」花了兩年時間才振作起來,為將當時才小學與高中的女兒養大,她聽從醫囑手術、化療與放療,並且每晚到公園跳舞,甚至跳到能夠擔任老師,也利用時間去學游泳、打太極拳或擔任志工。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運動可以減少DNA的突變累積,使得再發生率會降低。據研究,每周有運動三至四小時,可降低四至五成罹癌率,維持運動習慣達五至六年以上也能降低老年後的罹癌風險。

美國頂尖癌症醫院希望城醫學中心今年度的期刊內容也指出,乳癌女性若保持運動習慣,可以增加戰勝癌症的機率,提高5年存活率,死亡率減少5%。若美秀沒有積極轉換心情、保持運動習慣,病程惡化情況可能不同於今日。

賴基銘指出,在台灣,每47分鐘就有一位女性罹患乳癌,每天約有5名婦女死於乳癌。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也是發生率增加最多的癌症,與五年前相較,發生率增加超過7%。

乳癌平均發生年齡約為54歲,以45至54歲婦女發生人數最多,八成的患者患病因素非先天性,推估為肥胖、少運動的生活習慣所致,高熱量食物會增加女性激素的分泌與合成,刺激乳癌的發生。

賴基銘表示,運動是防癌與治癌不可或缺的處方,建議民眾每天運動至少15分鐘,心跳達到130下,持之以恆才能發揮效果。此外,台灣乳癌篩檢率僅4成,賴基銘呼籲45至69歲的女性至少每兩年進行一次政府提供的免費X光攝影檢查,有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更要自主在40歲以前篩檢,乳房若有凹陷或顏色形狀有異,應立即就醫勿延誤治療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