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拒絶當情緒垃圾桶!原來我可以這樣陪伴生病的家人


 


文/林維純 台灣癌症基金會心理諮商師

自晴晴有記憶以來,爸爸媽媽常常吵架,晴晴的媽媽與爸爸的想法與價值觀是南轅北轍,在生活上出現許多相處的磨擦,有一次吵得很兇,讓晴晴非常害怕,很擔心爸爸媽媽要離婚,一個人躲在房間的被窩裡哭。家中還有一個大她六歲的哥哥,爸媽從小對哥哥的期許很高,期待他能光耀門楣,但哥哥的表現不如他們的期待,讓晴晴的媽媽對婚姻、對兒子產生許多失望、難過、不被理解等複雜情緒。

媽媽常向晴晴抱怨爸爸的不是,數落哥哥的不上進,晴晴在心中默默的告訴自己,我不能讓媽媽失望,我要努力成為他們心中的好女兒,媽媽也對晴晴說:「家裡只有你最懂我的心情」,讓晴晴覺得自己是家中唯一有用的人。前幾年媽媽罹患了癌症,媽媽更加埋怨老天爺的不公平,為了讓媽媽能完成的治療,晴晴對媽媽的要求更是無一不滿足,默默接收了媽媽的大大小小情緒感受。但是,媽媽的抱怨越來越多,長時間的照顧,讓晴晴感覺身體越來越疲憊,心情也常莫名鬱悶與沉重。

 

什麼是「情緒垃圾桶」?

簡單來說,情緒垃圾桶就是被他人用來傾倒負面情緒的人,這些人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如壓力、焦慮等,無法有效地疏通自己的情緒,因此將情緒轉移到他人身上,在生活中找一個值得信賴或看起來好欺負的人下手,這時,愈是不懂得拒絕,愈想當好人,愈容易成為他們的情緒垃圾桶。

從小到大,只要爸爸媽媽不高興或吵架,當小孩自然而然會感到害怕,很擔心爸爸媽媽會離婚分開,那自己怎麼辦,所以會想保護比較弱勢的一方,或討好其中一方,來維持所謂和諧的家庭,努力做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忙著去包容和承擔大人的心事。或許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滿足、很有成就感,但是時間久了,慢慢會感到疲憊,內心空虛,如同電線沒有被橡膠好好包覆,容易出現漏電的情況,損耗自己的能量,漸漸地身體或心理也跟著耗損,有可能出現頭痛、胸悶、呼吸不順、焦慮不安等身心症狀。

 

那要如何自我保護呢?就是學習「設立情緒界線」

有些人很容易接收到他人的感受與需求,生活的樣態容易變成「別人快樂,我就開心」,習慣將自己的需要放在最後,時間一久,漸漸的連自己想要什麼都會變得模糊,這種模糊不清的界線會阻礙了一個人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設立情緒界線」是給出雙方一個屬於自己的情緒空間,當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時,我能做的是「尊重」、「理解」,而非「解決」。我尊重你可以有情緒,但它不會干擾我,我願意去理解你的情緒有其生命的故事與脈絡,很多時候,父母也在重演他們童年被遭受的對待方式,如今他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複製了這些模式。

我接受你有情緒反應,但我對你的情緒是沒有掌控權,真正能控制與處理情緒的只有情緒的主人,我能做的是尊重、理解與陪伴,不要試圖配合或順應對方的要求,來消除或解決他的情緒,所以面對他人不斷的倒負面情緒時,不需要跟著他的情緒起舞,如果對方仍不停的抱怨,可以選擇暫時「離開現場」,保持「距離」,懂得自我保護,面對他人的情緒時,是可以尊重與包容他所呈現的模樣,但我仍知道自己的立場與角色,以及我仍可以保有自己的想法與感覺。

 

建立「我不須當拯救者」信念

當我們在面對生病的家人的埋怨、生氣、指責等情緒,因不捨對方而忍不住去安慰或勸導,但往往自己的情緒也會被攪亂了。此時,可以問問自己,這些情緒有哪些是屬於對方的?有哪些情緒是屬於自己?我們需要重新為自己建立一個觀念,那就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遇到他的情境,會有他的思想和感覺,那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我也有我的感受與想法,從中畫出一條分別你和我是不同的人我界線,爸爸媽媽都是成年人了,他們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將他們的人生課題歸還給他們,爸爸與媽媽得學習如何與對方相處,做子女的不需要一直想著如何改變他們,也不用在他們之間選邊站記得,你只是他們的子女,就回到當子女的角色。如此,放下評價自己應該如何讓對方好起來的心,這時的陪伴才是不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