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給接受膝關節置換的骨肉瘤病友


 

給接受膝關節置換的骨肉瘤病友

臺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技術科  林慧芬治療師

術後復建

        骨肉瘤是好患於青少年的癌症,最常發生在膝關節附近的骨頭。除截肢手術外,現在通常會採用肢體保留手術,也就是換上一個量身特製的人工膝關節,手術後需要作半年到一年的物理治療,物理治療的目的是讓膝關節有最大的活動角度,盡量增加肌肉力量,以及指導如何使用支架及柺杖等。

        在開刀後,骨科醫師會照會物理治療師開始作物理治療,此時開刀的腳會有支架保護,可以在協助下做盡早做關節活動,以達到最大關節活動度。另外,在穿著支架並且固定膝關節在伸直角度下作抬腿動作,包括平躺正抬,側躺向上抬高與向後踢或趴著向後抬高,這些運動可以預防臀部與大腿肌肉萎縮。

        物理治療師同時會指導患者如何上下床,移位,如何使用柺杖走路。在人工關節與骨頭尚未穩定,以及膝關節伸直力量還不夠的狀況下,建議走路時要把支架固定在伸直角度,此時才可以把身體重量放在患側腳,如果不把支架的膝關節固定,在重量放下時很容易因肌力不夠而軟腳,或是在患側腳載重時很快跳過去,不但危險,同時整隻腳肌肉因用力很少而產生萎縮現象。

 

人工關節術後長短腳

    由於骨肉瘤好發在青少年階段,開刀時可能會切除膝關節上下的兩個生長板,一段時間後,健側腳長得多,患側腳長的少,會產生兩腳不等長現象。患側腳比較短所以常會有走路墊腳尖現象,最後踝關節後腳筋變緊。

        在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時,骨科醫師會先讓患側腳略長一點,後來健側腳又長得比患側腳長時,可以在患側腳鞋底加高。正常人兩邊腳長差1-2公分是可以接受的,除非有酸痛症狀才需要矯正。如果差3-5公分以上,就會有明顯的長短腳步態,則可以在患側鞋底墊到比健側腳短2-3公分,讓患側腳短一點,可以比較容易跨出去。

    墊鞋底有另一項須注意的是,像厚底鞋一樣,鞋的前腳掌要必較薄且有向上的弧度,以利腳掌前進,否則因為前腳掌與後跟一樣厚,走路時容易踢到而絆倒。至於向上弧度大小,依個人走路速度快慢而定,向上弧度越大,鞋子幫助推進的速度越快,走路速度不快反因此容易向前撲倒。所以在訂做特殊鞋墊時,應多試穿修正到最適合自己的高度與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