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是過敏還是生病? 季節交替謹防換季病


 

鼻子是整個呼吸道的起點,大約區分為主要鼻腔以及兩旁的鼻竇腔,都由黏膜所覆蓋。鼻內黏膜裡有複雜的表皮、神經、血管、白血球等組織及細胞,具有加溫、加溼、過濾空氣中微粒的基本生理功能,所分泌的黏液,可抗菌,也可黏附並排除有害的外來物質,達到保護下呼吸道的目的。鼻腔裡有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其中最常影響鼻腔通暢度的結構是鼻腔兩側的下鼻甲,這是因為下鼻甲的黏膜屬於海綿組織,受到自律神經的調控。當黏膜收縮良好時,可以保持呼吸順暢,一旦充血腫脹時,黏膜體積增加使得鼻腔空間相對減少。因此在季節交換時,容易有鼻子的毛病。天冷時,為了幫冷空氣加溫,正常情況下,左右各一的下鼻甲會輪流充血腫脹,讓血液裡的熱量與冷空氣交換,形成鼻周期,可用來調控左右鼻孔的通氣量,以維持動態的平衡,這也是很多人天氣一冷,就容易左、右鼻孔輪流鼻塞的主因。而大部份的鼻塞患者,多是越晚越塞,這是因為白天活動量大、耗氧量大、鼻腔黏膜會持續收縮、維持通暢,到傍晚以後,鼻黏膜血管需要放鬆休息而充血,使得鼻腔的通氣度變差。

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常常熬夜、作息紊亂,也會讓自律神經調控下鼻甲海綿組織的功能失調,呈現整天充血腫脹的情況。此時,最重要的是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型態,同時建議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讓失調的自律神經,有機會恢復平衡。運動時,以訓練或保持鼻子順暢呼吸的運動項目為主,如:健走、慢跑、太極拳、瑜伽、氣功等等,而且運動量要足夠,持續運動至少三個月,可恢復鼻黏膜正常運作。若運動時,依然會鼻塞或都只塞同一邊,則比較可能是鼻息肉、鼻中隔彎曲、腫瘤等異常,建議應就醫,由耳鼻喉科醫師作一進步的檢查與治療。以「鼻息肉」為例,乃因鼻腔或鼻竇腔的黏膜發炎而增生的組織,無法透過藥物、運動來改善,必要時,須手術刮除才能改善鼻塞的症狀,恢復鼻子的呼吸功能。

許多慢性鼻塞的患者,常不自覺的以嘴巴取代鼻子呼吸,以口呼吸,易有喉嚨刺激及咳嗽的症狀,長期會影響下呼吸道的健康。對發育未完成的孩童,也會讓齒列跟口腔發展異常,出現上顎前排暴牙的V型齒列及睡眠障礙。而最常造成慢性鼻塞的原因包括鼻過敏及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鼻病。鼻過敏、鼻竇炎有一些共同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流鼻涕、鼻塞、頭痛等,但鼻過敏通常是流清清的鼻水,鼻竇炎的分泌物比較會有黏稠的鼻涕,有時是黃鼻涕或綠鼻涕,這是因為鼻竇炎多是細菌感染造成。此外,鼻竇炎還會有鼻涕倒流、頭痛、嗅覺不好等症狀。為了區別兩者,醫師會詢問詳細病史、檢驗血清有無過敏抗體存在、或進行頭頸部X光檢查,若鼻竇內有鼻涕積存,影像中鼻竇腔內會有一些模糊的灰色呈現。兩種問題也有可能同時存在,通常鼻竇炎併有鼻過敏的人,治療上會比較麻煩。但兩種疾病不見得有因果關係。

過敏的反應其實跟人體感染寄生蟲時的反應極為相似,都有IgE抗體,及黏膜內有嗜酸性白血球的侵入,原本這兩種物質都是用來殺死或隔絕寄生蟲的,這是人體抵禦外來異物的一種功能,但過度活化,就會造成困擾,也可說過敏的人是免疫系統被教育的不夠好,「寧殺一百、勿放一個」,以致於遇到一些對人體其實無大害的東西如塵螨、花粉,也產生過度的發炎反應。因為過敏是體質上的問題,確實難斷根,打噴嚏、流鼻水也不是太嚴重的問題,但若影響到生活、工作、睡眠,甚至引起鼻塞,就要認真治療了。因為鼻塞代表鼻腔內發炎嚴重、組織腫脹、呼吸道不再順暢。鼻塞的人往往必須用嘴巴呼吸,缺少了鼻腔過濾髒東西的功能,以至於有害物質更容易深入到身體內部去,長期下來影響生活甚劇。治療主要靠兩大類藥物,抗組織胺和類固醇噴劑。組織胺是鼻過敏時產生的大量發炎物質,很多症狀都是因為組織胺被細胞釋放出來,導致鼻子發癢、打噴嚏、流鼻水,用抗組織胺就是要針對組織胺予以抑制。類固醇則是可以抗發炎反應的藥物,對全面性的發炎都有效。兩種藥物一起用的,效果較全面。除過敏外,其他種類的鼻炎如年長者,則可注意是否有服用或使用控制高血壓、攝護腺肥大、陽痿藥、血管鬆弛劑、女性荷蒙爾等等有可能影響血管放鬆的藥物。找出鼻塞原因,才有機會減緩鼻塞對生活的困擾。

而鼻竇炎大略分為急性及慢性,所謂急性鼻竇炎就是3個月內好轉;若病程超過3個月、且經積極治療還沒好,就成慢性鼻竇炎,兩者治療方向不同。急性鼻竇炎使用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則因鼻竇裡類似膿腫的狀態,得靠外科手術清除乾淨。外科手術的原則是把鼻竇開口狹窄的地方開放,清除積存的鼻涕及腫脹的黏膜。若已出現鼻息肉,也就是黏膜脫垂出來,像一塊贅生肉,此時用藥物治療效果差,得用手術治療。

由於為鼻過敏、鼻塞所苦的人太多,坊間有所謂的洗鼻器可用以改善鼻塞。洗鼻器可清潔鼻腔,但事實上,鼻腔的黏液,即有自清功能,效率比洗鼻器更好、更持久。然而接受過鼻科手術的患者,可依醫囑在洗鼻器中,以攝氏三十二度到三十五度的無菌生理食鹽水加上治療藥物來加速傷口復原。正常鼻腔黏膜可自清排除病菌,且鼻竇腔常保無菌狀態,若有鼻塞症狀,不建議自行處理。像處在較骯髒的環境,如清潔隊員、工地工人、暴露有機溶劑工人、木工、廚房工作者等,鼻子負擔較大,借助外力來沖洗鼻腔或許有幫忙。但洗鼻子如同洗澡,不能治療疾病,就是清潔而已。清洗鼻腔應詢問醫師後再進行,且應使用生理食鹽水而非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