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及飲食西方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自民國95年起大腸直腸癌已經超越肝癌,成為年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民國一百年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病例數約一萬四千例,其中發生率分別佔男性癌症的第一位與女性癌症的第二位。同一年度死於大腸直腸癌的病例數則約有五千例,其死亡率分別佔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

症狀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常常和腫瘤的生長情形及位置有關,大腸直腸癌大部分是由息肉演變而來,初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約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大腸直腸癌發生在近端結腸的位置,約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發生在遠端結腸、直腸的位置。發生在遠端左側位置的大腸癌,其症狀包括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新發生的便秘或腹瀉、大便變細小和腹痛等症狀,以上的症狀可能是因為慢性或急性大腸阻塞所導致。發生在近端右側位置的大腸癌,其症狀則以疲倦、貧血相關症狀、腹瀉、腹部腫塊等。發生在直腸位置的癌症稱之為直腸癌,其症狀包括排便急迫感、裡急後重感、排便時會帶血或粘液、排便不完全感等,其他症狀如會陰處疼痛,泌尿道方面症狀和陰道瘻管等。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其症狀包括疲倦、厭食、體重減輕等,這些症狀可能與癌症的進展和轉移部位有關。黃疸和右上腹痛可能表示有肝臟的轉移侵犯,腹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有腹水或右側大腸腫塊,背部疼痛可能是癌症轉移至骨頭或腹部主動脈旁的淋巴結所導致,咳嗽和肋膜積水則可能有肺部的轉移。

篩檢及追蹤

大腸直腸癌的病人約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是和遺傳、基因的因素有關,其餘約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和生活習慣、低纖維高脂肪飲食、肥胖、運動等因素相關。目前關於大腸直腸癌篩檢的指引有很多不同的建議。一般建議分別針對一般風險族群的人,如年齡大於五十歲、無大腸直腸癌或息肉病史、無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無家族病史等;增加風險族群的人,如有大腸直腸癌或息肉病史、有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等;高風險族群的人和大腸直腸癌的遺傳基因有關,如遺傳性非息肉症Lynch syndrome、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等,如果認為和遺傳因素有關的大腸直腸癌,也可以做基因檢測,如MMR(mismatch repair gene) 基因、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基因、MUTYH(MutY human homologue)等基因篩檢。

大腸直腸癌常見的篩檢的方式為:

  • 大便潛血反應測試(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為大腸直腸癌篩檢廣泛使用的初步檢查方式,檢驗糞便中是否有潛血反應。一般的糞便潛血檢查,最主要為過氧化酵素活性的檢測。若食物中含有過氧化酵素活性或其他良性胃腸道出血,如痔瘡或憩室,也會產生陽性反應。相反的,在出血未超過一定上限或間斷性出血的腫瘤病變,則可能產生偽陰性反應,另外一種篩檢為免疫法大便潛血試驗,免疫法主要是利用抗體檢查糞便中人類血液中血色素, 比較具有特異性,也比較不會受到飲食及藥物的影響,目前建議的大腸直腸癌篩檢,是針對一般風險族群,即五十歲以上的人、進行約每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者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

  • 肛門指診(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和乙狀結腸鏡檢查(Sigmoidoscopy):

肛門指診可以檢查出肛門以上七到十公分的直腸癌(約占大腸直腸癌比例的百分之二十五),彎曲的乙狀結腸鏡檢查,可以到達肛門以上三十五至六十公分,約至結腸的脾臟彎處,可以檢查出約占百分之五十比例以上的大腸直腸癌病例,一般風險族群的人,約五年檢查一次。

  • 鋇劑灌腸攝影(Barium Enema):

鋇劑灌腸攝影是常用於評估大腸問題的檢查之一。但一般灌腸檢查可能忽略多數的腺性息肉和約一半的癌症病人,雙對比鋇劑照影,可探測出大於二公分的病變,但對於更小的病變則可能會漏掉。

  • 大腸鏡檢查(Colonoscopy):

  大腸鏡是大腸直腸癌篩檢及追蹤最主要的工具,可以直接觀察大腸黏膜的情形,若發現有大腸息肉可以同時切除、或切片檢查,並確認其他結腸處有無同時發生之腫瘤病變,應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基本上,纖維大腸鏡對於小病灶的偵測較雙對比鋇劑攝影為佳。一般風險族群的人從50歲開始,每10年做大腸鏡篩檢一次,增加或高危險群的人,視情狀之不同,會提早篩檢或更頻繁篩檢,纖維大腸鏡的檢查也有一定比例的副作用,例如:會造成腸穿孔和出血等,腸穿孔的發生率約百分之零點一至二,診斷用之大腸鏡檢查,出血發生率約為百分之零點零一,息肉切除的出血和息肉大小與位置有關,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二至十不等。

診斷

為了能清楚了解大腸直腸癌的病理型態、侵犯的範圍、如何治療、追蹤,疾病的預後為何等狀況,需要完整的診斷包括病理報告及影像學檢查來確診,常見的檢查如下:

  1. 病理組織切片檢查(Pathology):使用內視鏡或手術切除,對可疑的腫瘤檢體作病理組織切片和細胞型態的檢查,判斷是否為惡性細胞、癌細胞侵犯程度、癌細胞分化程度、是否有神經及淋巴血管侵犯等,用來確定診斷和作為復發高危險群與否的參考。
  2. 腫瘤胚胎抗原(CEA):腫瘤胚胎抗原是從大腸直腸癌細胞分泌出來的蛋白,可以藉由偵測病人血中腫瘤胚胎抗原的血中濃度,用來追蹤病人是否復發、治療效果等參考。
  3. 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掃描(CT):藉由胸、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可以整體評估腫瘤的所在位置,癌細胞侵犯鄰近組織與器官的情形,以及遠端轉移如肝、肺臟等部位之轉移、可以作為手術前期別診斷,治療方向或後續追蹤有無復發之參考。
  4. 核磁共振掃描(MRI):與電腦斷層掃描同為影像學之檢查,主要用於檢查直腸癌侵犯程度,以作為不同期別治療、追蹤之參考。
  5. 胸部X光檢查、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胸部X光片及胸部電腦斷層檢查可以篩檢肺部有無轉移病灶,以作為治療、追蹤之參考。
  6. 全身正子攝影(PET):利用腫瘤組織對放射性氟化去氧葡萄糖藥物的高吸收與代謝顯影,來顯示癌細胞全身轉移之影像,可以結合電腦斷層,達到準確癌細胞定位的功能,可以用來確定癌症位置、期別、追蹤有無復發等。

治療

大腸直腸癌依據癌症期別、腫瘤位置、身體臨床狀況的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大腸直腸癌第一期是癌細胞已侵犯到黏膜下層或侵犯到肌肉層,但未散佈穿透肌肉層。第二期是癌症已經穿透肌肉層至漿膜層,或大腸及直腸周圍組織大腸或直腸壁,侵入附近組織,但未擴散至附近淋巴結。第三期是癌細胞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結,但沒有波及身體其他組織。第四期是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遠端的器官,如遠端淋巴結、肝臟、肺、腹膜或卵巢等。罹患大腸直腸癌約有百分之七十五比例的病人以局部腫瘤為主,屬於大腸直腸癌第一至第三期病人,約百分之二十五比例的病人為遠端轉移的病人,屬於大腸直腸癌第四期的病人。大腸直腸癌治療方法依期別、轉移部位、大腸或直腸位置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如下所述:

大腸癌依據不同期別及轉移部位可否切除,治療方式如下:

  • 第一期病人:為早期局部的大腸癌病人,在醫師評估過身體狀態及心肺功能等情況許可的情況下,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 第二期一般危險群病人:病人手術後再依其病理報告和臨床狀況,評估為一般危險群的病人,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術後視情況給予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建議可以檢測MMR(mismatch repair gene)相關基因的表現是否有缺失,如果有MMR相關基因缺失的表現,則不須要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其他情形則視病人的臨床情況、有無其他復發風險指標等,決定給予或不給予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

輔助性化學藥物建議:

  • 使用Fluoropyrimidine(氟嘧啶氨基硝酸鹽)類的藥物,如靜脈注射的5-FU(氟尿嘧啶)、口服Capecitabine(截瘤達)等化學藥物治療為主。

  • 第二期復發高危險群及第三期病人:病人手術後依其病理報告、基因檢測、臨床狀況等,評估為復發的高危險群病人或為第三期有淋巴腺轉移的病人,則建議病人接受手術後約六個月的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減少癌症復發的機率。

  • 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第四期病人: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晚期遠端轉移的病患,經評估不適合手術切除,則以化學及標靶藥物治療為主,建議可以檢測腫瘤基因,如Ras、B-Raf等基因是否有突變,可以作為病人藥物使用及預後的參考,如果有Ras基因突變則表示不適合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如果有B-Raf基因突變則表示病人的預後較差。

化學標靶藥物治療:

第一線的化學標靶合併藥物:

  • 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EGFR inhibitor)的標靶藥物合併化學藥物,此類藥物只使用於腫瘤基因檢測為 Ras基因沒有突變的病人。目前使用處方如Panitumumab (Vectibix維必施)、Cetuximab(Erbitux爾必得舒)合併5-FU(氟尿嘧啶)/Irinotecan(伊立替康)等藥物處方治療為主。

  • 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inhibitor, VEGF inhibitor)的標靶藥物合併化學藥物,此類藥物不適合孕婦或哺乳中的人使用,也會影響傷口癒合、對於大於65歲的老年人可能會增加血管疾病,應多加小心注意。目前使用處方如Bevacizumab (Avastin癌思停)合併5-FU(氟尿嘧啶)/Oxaliplatin (奧沙利鉑)、Capecitabine(截瘤達)/Oxaliplatin (奧沙利鉑)、5-FU(氟尿嘧啶)/Irinotecan(伊立替康)等藥物處方治療為主。

第二線的化學標靶藥物:

  • 使用第一線沒有使用過的化學標靶藥物,或繼續使用Bevacizumab (Avastin癌思停)或改用其他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如Aflibercept(Zaltrap柔癌捕)藥物處方治療為主

第三線的化學標靶藥物:

  • 使用第一、二線沒有使用過的化學標靶藥物,或使用口服Regorafenib(Stivarga癌瑞格)標靶藥物處方治療為主。
  • 可以手術切除的、轉移部位單純局限於肝或肺臟的第四期病人:可以經由多專科團隊評估手術切除局部、遠端轉移部位,合併化學標靶治療的可行性及副作用,如果經評估後病人可以接受手術合併化學及標靶等藥物治療,能有效控制腫瘤、可以大幅提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

直腸癌根據依據臨床不同期別,治療方式如下:

  • 臨床期別第一期病人:早期直腸癌的病人,在醫師評估過身體狀態及心肺功能等情況許可的情況下,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病人手術後再依直腸癌病理期別給予治療,若手術後病理期別為第一期的病人,建議密切追蹤;若手術後病理期別為第二期或第三期淋巴腺轉移的直腸癌病人,則建議病人接受同步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合併約四至六個月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為主。
  • 臨床期別第二期及第三期病人:目前在局部侵犯之直腸癌病人,在身體狀態許可的情況下,建議接受手術前同步放射線與化學藥物治療為主的治療方式,於放射線與化學藥物治療結束後二個月內,進行手術切除,手術後建議病人接受術後約四至六個月的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如果病人接受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若手術後病理期別為第二期或第三期淋巴腺轉移的直腸癌病人,則建議病人接受同步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合併約四至六個月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為主。

  • 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第四期病人: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晚期遠端轉移的病患,經評估為不適合手術切除,和大腸癌的治療相同,以藥物如化學及標靶藥物治療為主。

  • 可以手術切除的、轉移部位單純局限於肝或肺臟的第四期病人:和大腸癌的治療相同,經由多專科團隊評估。

藥物適應症、副作用及處置:

使用化學藥物及標靶藥物,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除了一般常見化學藥物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疲倦、口腔發炎、腹瀉、掉頭髮、味覺改變、食慾降低、白血球低下、貧血、血小板減少、皮膚變化、肌肉酸痛、頭痛等,也會有一些和藥物相關比較特殊的副作用,如果副作用太大,會視嚴重程度給予處置。一般會減少藥物的劑量或停用藥物,並給予減緩症狀的藥物或支持性療法,來減少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大腸直腸癌治療藥物分別介紹如下:

  1. Fluorouracil(5-FU氟尿嘧啶):一種fluoropyrimidine(氟嘧啶氨基硝酸鹽)類藥物。健保給付,是靜脈注射的5-FU,主要的副作用為口腔黏膜炎、腹瀉、骨髓抑制、嘔吐等,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結膜炎、可逆性嗜睡、混亂、小腦運動失調症等,如果副作用太大,會停用藥物,並給支持性療法,極少部分的病人,因為有代謝Fluorouracil的基因缺失,如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DPD)缺失,無法代謝Fluorouracil,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2. Capecitabine(Xeloda截瘤達):口服的藥物,一種fluoropyrimidine(氟嘧啶氨基硝酸鹽)類藥物,可以取代靜脈注射的5-FU,健保給付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和原發癌症手術切除後,第三期大腸癌的輔助性藥物治療。主要特殊的副作用是手足症候群,其特徵包括麻木、感覺不良、感覺異常、刺痛、腫脹或紅斑、脫屑、水泡或嚴重的疼痛等,部分病人可以使用含Petroleum-lanolin的藥膏,或口服Vitamin B6(Pyridoxine)藥物來緩和症狀。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腹瀉、高膽色素血症、下肢水腫、心絞痛、肌肉痛、疲倦等。

  3. Uracil-Tegafur(Ufur友復):是口服的藥物,一種fluoropyrimidine(氟嘧啶氨基硝酸鹽)類藥物,可以取代靜脈注射的5-FU,健保給付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原發癌症手術切除後,第二、三期大腸直腸癌的輔助性藥物治療,使用期限以2年為限。

  4. Oxaliplatin(奧沙利鉑):健保給付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原發癌症手術切除後,第三期大腸癌的輔助性療法。主要的副作用是因藥物導致的週邊感覺神經的病變而產生的末稍感覺異常,低溫時會誘發或使症狀惡化,停止療程後,症狀通常會持續惡化一段時間,感覺異常持續存在或產生功能不良通常和藥物的累積劑量有關係,因此連續療程應避免超過12個周期以上。如果病人使用超過一種會產生神經病變的化學藥物、有糖尿病神經病變、酗酒、營養狀況不好、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疾病等,比較容易產生神經病變的嚴重副作用,建議停用藥物,並給支持性療法。慢性感覺神經的病變,部分病人可以給予如Duloxetine、Pregabalin、Gabapentin、嗎啡類(Morphine、Tramadol)等藥物或含Lidocaine的軟膏來緩解症狀。

  5. Irinotecan(伊立替康):健保給付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主要副作用為急性膽鹼性症候群,如盜汗、腹部痙攣、早期腹瀉、流淚、瞳孔縮小及唾液增加等,可給予皮下或靜脈注射硫酸阿托品(Atropine)來預防。延遲性腹瀉及白血球減少症,則是發生在約24小時之後,發生腹瀉時,病人應當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嚴重時應服用止瀉藥如Loperamide(Imodium)來緩解症狀。除此之外因為腹瀉病人常會有併發嚴重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危險性。如果腹瀉情形嚴重 或合併嘔吐或發燒,建議病人住院接受靜脈注射和抗生素治療。臨床上部分病人有如吉伯特氏症候群(Gilbert’s syndrome)、代謝Irinotecan有關的UGT1A1基因產生突變、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藥物抑制UGT1A1等,都會影響Irinotecan的代謝,會使病人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6. Cetuximab (Erbitux爾必得舒) : 健保給付於治療第一線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現型(EGFR)、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或第二線以上於化學治療失敗後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主要的副作用為皮膚症狀,如丘疹膿皰樣病灶、皮膚乾燥、甲溝炎等,除此之外副作用還有間質性肺病、靜脈輸注相關反應(支氣管痙攣、喘鳴、聲音嘶啞、蕁麻疹、和低血壓)、電解質失衡、腹瀉、噁心等。皮膚症狀視嚴重程度,可以給予局部藥物治療如抗生素藥膏(含Tetracycline、Clindamycin製劑等)、類固醇軟膏,嚴重的可以給予口服抗生素(Doxycycline、Minocycline 藥物)或類固醇藥物治療等,避免使用含Retinoids(A酸)、Benzoyl Peroxide(過氧化苯)等藥膏。建議可以使用溫和的洗面乳、洗髮精,避免使用含皂鹼的清潔產品等皮膚保養,依皮膚副作用不同程度,也可給予含維他命K1的乳液保養,其他副作用如電解質失衡如鉀、鎂或鈣離子的濃度低下,可以根據情形給予離子補充。

  7. Panitumumab(Vectibix維必施):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第三線以上使用Fluorouracil、Oxaliplatin 、Irinotecan等化學藥物治療失敗後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但健保目前沒有給付。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治療,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副作用和Cetuximab類似。

  8. Bevacizumab (Avastin癌思停):健保給付於第一線合併化學藥物使用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為抑制血管新生的藥物,主要副作用為出血如腦、鼻、咳血、血痰、 胃腸道出血等、傷口癒合不良、蛋白尿、胃腸道穿孔、高血壓、鬱血性心臟衰竭、栓塞血栓症等。抑制血管新生的藥物會影響胎兒發育,一般不適合孕婦或哺乳中的病人使用,對於大於65歲的老年人可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建議近期6個月內有心肌梗塞、中風等病史的病人不要使用。為避免範圍較大的手術,術後傷口癒合不良,建議手術前停用此藥約6周,手術後約6至8周才開始使用此類藥物。其他副作用如高血壓可以根據血壓情形給予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有持續,出血胃腸道穿孔等副作用,建議停用藥物,並給支持性療法。

  9. Aflibercept (Zaltrap柔癌捕): 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Oxaliplatin化學治療失敗後和5-FU(氟尿嘧啶)/Irinotecan(伊立替康)合併使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健保目前沒有給付,是一種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副作用和Bevacizumab類似。
  10. Regorafenib (Stivarga 癌瑞格):口服的標靶藥物,健保目前沒有給付,是一種多激酶的抑制劑,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使用過5-FU(氟尿嘧啶)、Oxaliplatin (奧沙利鉑)、Irinotecan(伊立替康)及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的標靶藥物(Panitumumab、Cetuximab)或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標靶藥物(Bevacizumab、Aflibercept)等藥物無效後,第三線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常見副作用為:手足症候群、高血壓、腹瀉、肝臟毒性、虛弱、疲勞、黏膜炎、聲音嘶啞等。若手足症候群嚴重時,可以使用一些皮膚保養的藥物軟膏,以減緩症狀或作止痛及其他症狀治療;若有高血壓時可以根據血壓情形給予抗高血壓藥物治療。

放射治療副作用及處置

  直腸癌病人接受同步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時,會接受約每天一次,每周五次總共約五周的放射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是腹痛、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通常在放射治療後二至三週開始出現,副作用嚴重的程度常因人而異。如果腹瀉嚴重時,可以使用一些止瀉藥物來改善症狀,同時應注意體重的維持及水分電解質的補充。除此之外,放射治療部位會有皮膚乾燥、發癢、紅腫、疼痛等不適症狀。除了急性的副作用外,於放射治療結束後,有些病人會產生慢性的副作用,如慢性直腸黏膜炎、慢性膀胱炎等,會有血便、血尿、頻尿、疼痛等症狀,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給予減緩症狀的藥物或支持性療法。

預後

一般而言,第一期大腸直腸癌經切除後,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九十以上。若病灶深度已超過固有肌層,則依據手術標本淋巴腺轉移之無與有分別為大腸直腸癌第二期與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第二期大腸直腸癌的五年存活率約為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第三期則約為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是有遠端轉移的病人,五年存活率則低於百分之五。

大腸直腸癌治療前後追蹤建議及時間表

     大腸直腸癌病人經治療後,須定期門診追蹤,根據身體狀況之不同,癌症期別之不同,復發風險之不同,視情況安排不同頻率的檢查,癌症期別越高、復發風險越高,則越頻繁。醫師也會根據臨床情形而安排不同程度的檢查,原則上建議的時間,如下表所述:

時間
項目
大腸直腸癌治療前 大腸直腸癌
治療後兩年內
大腸直腸癌治療後兩年至五年 大腸直腸癌治療後五年

理學檢查及肛門指診

確診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約每年一次

血球及生化血液檢查

確診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約每年一次

腫瘤胚胎抗原

確診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約每年一次

胸部X光檢查

確診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約每年一次

腹部超音波

確診
視情況而定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視情況而定

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掃描

確診 約每六個月至一年一次 約每六個月
至一年一次
視情況而定

乙狀結腸鏡檢查

確診
視情況而定
約每三個月至一年一次 每六個月
至一年一次
視情況而定

大腸鏡檢查/鋇劑灌腸攝影

確診 約每年一次 約每一至二年
一次
約每三年一次

骨骼掃描/全身正子攝影/胸部電腦斷層掃描

確診
視情況而定
視情況而定

高危險群病人及大腸鏡篩檢原則建議

大腸直腸癌形成的模式,從正常黏膜經腺瘤階段而進行至癌症,是由一連串基因的改變累積而成。經由篩檢無症狀之高危險群病人可以發現較早期的病灶(如腺性息肉或早期大腸直腸癌),利用纖維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切除治療,應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應接受篩檢的增加或高危險群病人如下:

  1. 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病人
  2. 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之家族成員(為一種顯性遺傳疾病,病人結腸會有上百上千的腺瘤息肉,四十五歲時百分之九十的病人會發生大腸直腸癌)。
  3. 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之家族成員(指的是家族中連續二代中有三個近親有大腸直腸癌,且其中二人須為第三者的一等親(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同時至少一人的年紀必須小於五十歲。
  4. 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之家族成員,罹患大腸直腸癌比率也比一般大眾高。
  5. 有大腸直腸腺瘤或腺癌之過去病史之病人(終其一生出現新的大腸腺瘤的機率也會超過百分之五十,而出現第二個大腸直腸癌的機率也較高)。複雜的飲食因素和身體的體能活動,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較高的蔬菜水果攝取量及較高的體能活動量已被證實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藉由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應可提供降低此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

民眾可以利用自我檢查表得知,自己是否為大腸直腸癌增加或高危險群病人:

《大腸直腸癌增加或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患有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的患者?    
曾患有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    
家族中有罹患大腸癌的患者?    
曾做過息肉切除,病理報告顯示為「腺瘤」者?    
罹患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    
飲食習慣中,不喜歡大量攝取蔬菜水果
(或喜歡食用脂肪、蛋白質類的食物)?
   
曾是大腸直腸癌患者?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增加或高危險群。

大腸鏡篩檢原則建議如下:

  1. 目前並不建議對於因出血而接受腸鏡檢查之病人,規則性接受腸鏡。
  2.  一般風險族群的人從50歲開始,約每10年檢查一次。
  3. 有家族罹患大腸癌病史者,如有1位一等親家族在50歲以上的病史,則提前至40歲開始,約每5年檢查一次。有2位一等親家族史,或1位年輕一等親小於60歲病史,則提前至40歲、或從該家人發病年齡往前回推10年開始,約每3至5年檢查一次。
  4. 曾做過息肉切除,病理報告顯示為「腺瘤」者於腺瘤切除後,術後追蹤,腺瘤為1至2顆,小於1cm者等 ,約每5年接受檢查一次,無異狀之後再延長至10年檢查一次;腺瘤為3至10顆、或具有絨毛狀特徵、超過1公分、具高度異化的者等,約每3年接受檢查,無異狀一次之後再延長至5年檢查一次;腺瘤數目超過10顆,應考慮有遺傳基因疾病,或應於3年內再接受腸鏡;大於2公分的扁平狀息肉,若是不完全或逐步切除,應於2至6個月內再接受一次腸鏡。
  5. 大腸癌手術切除後,約每1年接受檢查一次。若未發現息肉,可延長至3年檢查一次,無異狀之後再延長至5年檢查一次。
  6. 有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全大腸性發炎發病後約8至10年或左側大腸發炎發病後約12年者,應每1至2年做檢查一次。
  7. 50歲前被診斷子宮內膜或卵巢癌者,應每5年接受檢查一次
  8. 有遺傳基因疾病如遺傳性非息肉症,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等,建議20至25歲起,或該家人發病年齡往前回推2至5年開始,應每1至2年接受檢查一次。

癌症預防的運動和飲食建議

除了大腸直癌篩檢會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外、其他如運動、使用Aspirin(阿斯匹靈)、使用一些抗發炎藥物、血中有較高濃度的維他命D、鈣離子、停經後婦女使用荷爾蒙治療等,都有文獻報告會減低大腸直癌的發生,癌症的飲食及運動預防,因人之不同也有不同,根據美國癌症學會之癌症預防的運動和飲食建議建議如下:

  1. 終身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過胖,正常規律運動,避免高熱量食物及飲料
  2. 成年人每周至少維持有150分鐘中等程度強度之運動,或75分鐘程高強度之運動
  3. 青少年約每天約有60分鐘中等程度強度或高強度之運動
  4. 減少坐、躺或看電視及螢幕等活動
  5. 減少紅肉或加工過的肉類食物
  6. 限制飲酒,不要抽菸
  7. 多吃蔬菜水果,盡量食用全穀物食品如包括全麥穀物,取代精製穀物如蛋糕或甜點鬆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