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皮膚枓 總往院醫師 鄭愷平
炎夏將至,陽光一天比一天毒辣,輕衫上身,人們露出臉蛋、四肢任太陽恣意曝曬。在以小麥色肌膚為傲的同時,陽光中的紫外線,早已不知不覺傷害了我們的皮膚,甚至埋下了致癌的種子... ...
紫外線依波長長短可分為UVA、UVB、及UVC三種,其中UVC的穿透力與傷害性最大,幸好大部分的UVC均會被臭氧層吸收,不會照射到地面上。至於UVB,其能量雖不及UVC,但又比UVA強,會引起皮膚變黑、老化、以及誘發癌變。UVA則主要造成皮膚曬黑,也可能誘發皮膚癌。
一、皮膚癌的總類
原發性皮膚癌可分為棘皮細胞癌 ( squamous cell carcinoma)、基底細胞癌 ( basal cell carcinoma) 、黑色素瘤 ( melanoma)、與其他數量較少的惡性腫瘤。 其中棘皮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已經證實和長期的日光照射有關;在黑色素瘤方面,目前研究也已認為日光是引起淺膚色人種罹患黑色素瘤的原因之一。研究顯示戶外工作者或好戶外活動者比室內工作者更容易罹患這類皮膚癌;而發作部位也以平時曝曬最多的頭頸部、四肢為多;再者,白人皮膚比黃種人、黑人容易曬傷,罹患皮膚癌的比例也比有色人種高。經由對色素性乾皮病 ( xeroderma pigmentosum) 的研究發現,紫外線會破壞細胞核中的DNA鹽基鍵結,若未及時修復,同時受傷害的片段又會影響到細胞生長分化或凋亡,這細胞便可能變性,不受控制地不斷分裂,或是不按牌理地不凋亡,成為癌細胞。
棘皮細胞癌好發於老年人,部位則以頭臉、嘴唇、耳朵等容易受陽光曝曬的地方最多。早期的棘皮細胞癌也許只是一些小塊紅色、有些角化脫皮的斑疹,之後可能形成具小潰瘍難癒合的丘疹,有些病人甚至會出現鄰近淋巴腺腫大的情形。與基底細胞癌比較起來,棘皮細胞癌發生轉移的機會較大,尤其是腫瘤長在手背、嘴唇與太陽穴附近的病人,更應小心是否已出現轉移。大多數病人在接受電燒術或開刀完整切除腫瘤後都能獲得不錯的治療成果,若腫瘤較大或擔心有局部淋巴腺轉移,還可配合放射線治療。
基底細胞癌一樣是好發於老年人的皮膚癌,部位也是以頭頸部居多。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結節狀的小瘤,常有一些擴張的血絲,邊緣不似痣那麼規則,表面往往比老人斑光滑,有些人是紅色或近膚色的,有些人則是褐色到偏黑色,通常長得很慢,也少有轉移。治療上一樣以手術或燒灼等破壞性的方法為主。
黑色素瘤一般是黑褐色的丘疹或斑塊,與正常的痣常可由數項指標來分辨:A是指asymmetry,也就是不對稱,黑色素瘤往往不夠圓,形狀奇怪,所以上下左右不對稱。B 是指border,即邊緣,黑色素瘤的邊緣常常坑坑巴巴,與正常皮膚的界限也較不明確,帶點暈開的樣子。C 指的是color,也就是顏色,黑色素瘤的顏色比較不均勻,有的地方黑,有的地方顏色淺,呈現斑駁的圖形。D則代表diameter,即直徑,黑色素瘤一般生長較快,比痣來得大。黑色素瘤的發生機率比棘皮細胞癌或基底細胞癌都低,但是表現比後兩者都惡性,長得快又容易轉移,死亡率較高。
二、防曬是預防皮膚癌最經濟有效之手段
認識了常見的幾種皮膚癌,就可知道防曬是最經濟實惠的防癌手段。在西方國家由於人口組成以白人為主,皮膚癌的患者很多,所以對防曬的宣導不遺餘力,從小便開始教導防曬的種種措施。反觀我們,雖然膚色比白人深,對陽光的抵抗力稍強,但住在地處亞熱帶的臺灣,每天能接受到的紫外線照射量比歐美溫帶國家只多不少,更不應忽視防曬的重要。很多人把防曬當作愛美人士美白的撇步而已,其實美白與防止皮膚老化才是防範皮膚癌附帶的效果!
防曬的措施可大概分為兩類:一為靠避光或遮光,另為擦有防曬效果的產品。前者包括不在烈日下活動、撐傘戴帽或穿長袖長褲來遮擋陽光。目前有不少布料強調有抗紫外線的作用,不過淺色傘或衣物遮擋陽光的效果普遍不佳,還是以深色密織不透光的材質較能抵擋紫外線,可惜往往又不太透氣。光靠撐傘或戴帽,也常有遮不住的部位,或是因為陽光折射、反射,無法防止無孔不入的紫外線,相較之下,塗抹防曬產品就成為不錯的選擇。
防曬產品中的主要防曬成份可分為物理性防曬與化學性防曬兩種。前者利用反射、散射或吸收陽光的原理,對UVA與UVB都有防護力,例如氧化鋅 (ZnO)、二氧化鈦 (TiO2);後者則會與陽光作用,產生化學變化吸收紫外線,由於這類化學品大多只能吸收某一波段的光線,所以多數只能吸收UVA,或只能吸收UVB,少數對UVA、UVB均有效,常見的種類包括PABA、Cinnamates、Benzophenones。一般而言,物理性防曬物質較少引起光敏感反應或過敏,結構穩定又便宜,擦過一遍可以維持較久的時問,不用常常補擦;但此類物質濃度高,擦完會有點白白的粉末,不似化學性防曬品可以同乳液般推抹開來,不留痕跡;也因為較會塞住毛孔,有些人便因此長痘痘,所以新一代產品將物理性防曬物質製成微粒,再與化學性防曬品混合,如此一來既可提高防曬的效果,又能減少副作用。
三、防曬產品之防曬係數應至少在12以上
大部份防曬品都會用防曬係數來代表產品的防曬效果。最常見的標示系統是SPF ( sun protection factor ),若要達到有效的防曬,SPF 值至少必須在十二到十五以上才行,想防止曬黑,就應挑選具更高SPF值的產品。許多人以為只有去海邊或烈日下才要擦防曬產品,其實只要是白天就有紫外線,所以應該不分晴雨天天都擦防曬品,而且防曬產品若含有化學性防曬物質,大致上在擦過四個小時後,這些化學物便已因吸光作用而失效,須再補擦才能持續地防曬,千萬不要以為出門前抹了一次,整天便都像練過金鐘罩鐵布衫一樣,毫無破綻了,最好還要配合撐傘戴帽等措施,增加防曬效果。目前市面亦有具防曬效果的蜜粉、唇膏等化妝品,補妝兼防曬,比從前方便很多。若在戶外運動或游泳,為防止防曬品因流汗或水洗而流失,甚至每一兩個小時就得補擦,最好選用運動專用、較具防水性的產品。如果本身容易長青春痘,就應挑選抹起來比較清爽的產品,有些防曬品會標示「非致痘性」( noncome-dogenic ),可以從中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品牌。要是害怕過敏,買來新的防曬產品後,先在手臂內側選一小塊區域試擦,經一兩天沒有發紅、癢痛等不良反應後,再試試看擦小範圍並曬曬太陽,看會不會在吸光後引起過敏,如果都沒問題,便可開始使用。若曾擦防曬品後過敏,可帶著懷疑的產品至皮膚科做貼膚測驗,找出致敏物質,以便在日後選購產品時依標示避免用到過敏商品。小孩常不畏豔陽,在室外一玩便忘了一切,反而比大人接受到更多的紫外線,所以小孩也要防曬。如果從前曾從事戶外工作或常受陽光曝曬,都是罹患皮膚癌的高危險群,若皮膚出現異常斑丘疹,均應徵詢皮膚科醫師的意見,看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只要一點留心,少少花費,就能對抗烈日驕陽,盡情享受夏天囉!
夏日來臨,要達到完善的防曬效果,光靠撐傘或戴帽是不夠的,建議不妨可塗抹些防曬產品以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