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茭白筍 營養小尖兵的營養成分


 

別名:水筍、美人腿、腳白筍、加白筍

茭白筍,為本省古老作物之一,禾本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種在水中,為淺水性作物,因其長存水裡的特性,故稱它為「水筍」,更有騷人墨客將它稱做「美人腿」。每年從5月開始茭白筍就陸續上市,盛產期為5~7月,一直到11月都可在市場上見到茭白筍。每年5月中旬之後,由南投縣魚池、埔里一帶大量供應青殼品種的茭白筍;8月中~10月初,由宜蘭礁溪為主要供應地,供應溫泉茭白筍;而10月~11月,改由三芝供應赤殼種、較大支的茭白筍,也就是俗稱的「美人腿」。
 
有些人看到茭白筍內的小黑點,可能會以為發霉而挑掉不吃,其實這些黑點是一種菌,由於茭白筍又名「菰」,所以這種病菌就叫「菰黑穗菌」。要是茭白的幼莖內沒有菰黑穗菌寄生,那麼莖就會正常生長而抽穗開花,反而沒有什麼食用價值。可是如果沒有即時採收,那麼菰黑穗菌就會產生一大堆的孢子,使筍子的內部產生黑斑並老化,吃起來就不可口了。菰黑穗菌對於代謝,有正面的效果。實驗證實,這種菌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延緩骨質老化,所以吃茭白筍時一定要把黑點吃掉,才能保持骨骼健康。

營養小尖兵

茭白筍的水分很多,100公克裡93.5公克都是水分,纖維含量也很豐富,由於每100公克熱量只有22大卡,對於想減肥的人,是很不錯的食材,不但可提供咀嚼感,吃了會有飽足感外,低熱量的茭白筍還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鈣、磷、鐵、維他命A、C、B1、B2,這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可促進新陳代謝、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對人體的健康深有助益;而且茭白筍內的膳食纖維,更可以維持健康體態。

每100公克的茭白筍鉀含量約有180毫克,頗為豐富,除了高血壓跟心血管疾病患者吃茭白筍,有助於控制血壓外,糖尿病這類慢性病患,也很適合食用,但切記烹煮時要清淡,千萬不要煮得又油又膩。唯一要留意的是,慢性腎衰竭患者食用前最好先燙過,才能降低茭白筍鉀的食用含量。

茭白筍在中醫學上屬性甘、寒,有清熱利濕、利尿的效果,特別適合在食慾不振的炎炎夏日食用。若是容易覺得心煩、口乾舌燥,以及小便較黃、味重,體質較為燥熱的人,不妨適量吃一些茭白筍。但是體質虛寒容易腹瀉、肚子脹、頭暈、手腳冰冷的人,要特別留意,最好減少吃茭白筍的頻率,或是在烹煮時加入乾薑,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還有緩和胃寒的效果。 

茭白筍輕鬆吃

茭白筍脆嫩鮮美,口感跟竹筍有些許相似,價格卻來得便宜,無論是用炒的或是用水清煮、煲湯,都深受國人的喜愛,怕胖愛美的女士,可以水煮後蘸醬油食用,不擔心體重的人可以酌量使用沙拉醬。水煮後冰鎮一下,可以讓口感更脆,甚至什麼醬料都不加,還可以品嘗到茭白筍清甜口感。 若加入雞肉、豆腐或排骨煮成茭白筍湯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清淡,還可以同時吃到蛋白質。夏季出外郊遊或中秋烤肉時,不妨用錫箔紙包住筍白,放在爐火旁邊火烤將茭白筍的甜味烤出來,不用調味就非常可口,同時也可以均衡一下烤肉時攝取過多肉類的缺點。

選購要領

筍白飽滿的茭白筍,代表水分充足、多汁清甜。挑選時可用手壓看筍白是否結實、飽滿。選擇筍身直、筍皮光滑的茭白筍,如此筍肉才會脆嫩;太瘦、彎曲或形狀不完整的,口感也較差。茭白筍中端突起的,代表茭白筍過老,纖維較多,雖不影響本身的營養價值但小朋友或老人家吃起來會較費力。另外還要注意頂端筍殼不要過綠、筍白部分不要出現青綠色的為佳,因為頂端筍殼過綠或筍白為青綠色,代表茭白筍已老化,內部切開後會有過多黑色小斑點、口感較老、不易入口。 

保存要訣

茭白筍水分極高,放置過久容易失去水分使口感老化,建議買回後趁早食用。儲存時先不要清洗,用報紙包住再包塑膠袋,放入冰箱,可保存約4天,等要料理前再用清水洗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