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口腔癌的成因


 

台大牙醫學系助理教授李正喆 台大牙醫學系榮譽教授韓良俊

口腔癌的前兆、代表性的口腔癌前病變── 白斑

  口腔白斑是最常見的一種口腔癌前病變,統計約有一半以上的口腔癌在發生前,口腔黏膜會先產生長期存在的白斑病變。口腔白斑泛指發生在口腔黏膜的白色斑塊,表面平坦或稍突出,以單純擦拭方式並不能去除。在台灣,絕大多數的口腔白斑與嚼食檳榔有密切關聯,其餘致病因素包括飲酒、抽菸與口內不良製作假牙及銳利牙齒邊緣長期刺激所造成。口腔白斑需進一步切片確定診斷,以排除已產生口腔癌的可能性。大部分的口腔白斑屬於良性病變,病理診斷包括早期的上皮細胞層角化過度、上皮增生或輕度、中度或重度的上皮變異,這些上皮變異才是真正的癌前病變;當診斷僅為早期的上皮細胞層角化過度或輕度的上皮變異時,患者若能戒除檳榔或其它致病因素,一部分白斑病變有可能自行消退,但若病變已進展成中、重度上皮變異或上述致病因素繼續作用時,日後就極有可能演變成原位癌或是真正的口腔癌了。過去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口腔白斑平均約經過7至10年,就有可能轉變成惡性病變,因此口腔白斑雖然僅係臨床名詞(並非正式之診斷病名),但在本質上,可以說是一種口腔癌前期病變,不能掉以輕心,早期的正確診斷與治療極為重要。

  目前口腔白斑的處理方式,視病變進展程度,包括觀察、藥物治療及手術切除等。藥物治療方法包括局部塗抹及服用,如胡蘿蔔素及維他命A等,但仍有部分患者反應不理想或病變消除後再度復發,因此必要時仍需再度接受後續手術切除治療,手術方法包括一般手術或以雷射、冷凍手術方法切除,同時去除口內造成局部刺激源之不良補綴物。近來,光動力治療發現對口腔白斑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口腔癌的成因

  慢性刺激,包括機械性與化學性刺激,可能會導致口腔癌的產生。造成口腔癌的慢性刺激形式有許多種,嚼檳榔、抽菸及喝酒是三大兇手,其中又以嚼檳榔致癌的效應最為明顯。其它被提及的可能原因還包括梅毒、陽光照射、營養缺乏、放射線治療、不良口腔衛生及補綴物、職業等可能原因。此外口腔黏膜若有長期存在之扁平苔蘚、白斑、紅斑、黏膜下纖維化症等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時,再加上持續之上述刺激,得到口腔癌的機會也明顯高於其它人。

  嚼檳榔、抽菸及喝酒導致口腔癌的機率有多大呢?由高雄醫學大學葛應欽教授等於1995年所發表台灣地區口腔致癌危險因子的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單只有喝酒、抽菸或嚼檳榔習慣,得到口腔癌的機會為一般人之10、18及28倍;若同時具有嚼食檳榔、抽菸習慣者,得到口腔癌的機會為一般人的89倍;若嚼檳榔、抽菸及喝酒三習慣都有,比例更高達123倍。此外,國內許多醫學中心的研究統計也發現,高達八至九成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在國際上,歐美及日本等地區,口腔癌的發生率都很低,他們的致癌危險因子,主要是菸與酒;相對的,在檳榔文化盛行的地區,如台灣、印度、斯里蘭卡、中國湖南、東南亞地區等,口腔癌的發生率都居高不下。在印度,甚至位居所有癌症發生率的首位,這可能與印度地區的檳榔嚼塊內習慣配上菸草有關。這些流行病學證據都明確指出,嚼食檳榔是引發台灣地區口腔癌形成的最大元兇。

  嚼食檳榔會導致口腔黏膜的傷害,甚至進一步產生口腔癌症,在許多人體基因或毒理學的研究上,都已得到明確的證據,也獲得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認定。檳榔為何會致癌?讓我們先來暸解台灣檳榔嚼塊的組成。在台灣,檳榔嚼食的方式,第一種是荖花檳榔塊,俗稱紅灰檳榔,是將整顆新鮮的檳榔子剖開後,夾入切塊的荖花或荖藤,然後加入熟石灰、兒茶素及特殊香料配成的紅灰。第二種是在荖葉葉面上塗上石灰,包裹整顆新鮮的檳榔子,俗稱包葉或白灰檳榔塊。檳榔子是檳榔樹的果實,由植物纖維、多酚類化合物(如單寧酸)、生物鹼(如檳榔素arecoline、檳榔次鹼arecaidine)等多種成份組成,其中生物鹼和多酚類化合物已被證實具有致癌性。大量攝食檳榔生物鹼時,會抑制大腦活動,出現行動遲緩的現象。在口腔黏膜上塗抹檳榔子萃取物,也發現可使腫瘤數目增加。配料中的荖花、荖藤及荖葉含有多種多酚類化合物,包括黃樟素、丁香油酚等。其中黃樟素在體內會被代謝為hydroxychavicol (HC),而高濃度的HC會對細胞造成氧化性傷害,產生基因毒性、染色體異常等,因此黃樟素已被確定為致癌化合物,特別是誘發肝癌,也已知會形成黃樟素-DNA鏈結物。丁香油酚則有毒殺細胞的效果,它可使細胞內重要解毒物穀胱胜肽濃度降低,導致細胞死亡。配料中的石灰、紅灰會在口腔內造成高鹼性環境,在鹼性狀態下,檳榔子中的成分單寧酸會呈現紅灰色,這也是檳榔族會吐紅汁的原因。這時單寧酸會釋放出自由基,破壞口腔黏膜細胞,進而演變成口腔癌。此外,石灰或紅灰中可能含有二十多種金屬元素,有些甚至含有高致癌性之砷。而紅灰中的兒茶素,當濃度過高時,亦會有細胞毒性之反效果。

  因此整個台灣檳榔嚼塊,無論是紅灰或包葉(白灰)檳榔塊,幾乎是集各種致癌物加上促癌物(Innitiation及Promotion)之大成,再加上石灰、紅灰之推波助瀾,難怪台灣口腔癌的發生率節節上昇。更嚴重的是,有嚼食檳榔習慣者,通常也會抽菸;檳榔同時加菸葉會加速檳榔生物鹼硝化衍生物反應,產生亞硝基胺,也會引起口腔黏膜病變,產生口腔癌,這無異是火上加油,也是嚼檳榔同時又吸菸者得口腔癌的機會比單獨嚼檳榔者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