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現況、成因與危險因子
文/國家衛生局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 張俊彥
肝細胞癌,簡稱肝癌,為台灣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同時全世界各類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統計上,肝癌也始終名列前茅。根據統計,每年全世界約有100萬人罹患肝癌,50至100萬人因肝癌而死亡,以發生地區而言,肝癌較好發於開發中國家,主要集中在東亞和非洲,好發比例男性較女性多,約為4比1。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地區肝癌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74.3 人 罹患肝癌,肝癌更是所有因癌症死亡的首要病因,每年約有3700位患者因罹患肝癌而往生,因此,了解肝癌的現況、成因和危險因子,做為早期診斷和追蹤是非常重要的。造成肝癌的原因主要分為二大類:
(1)化學致癌物質
這些物質包括男性荷爾蒙、女性荷爾蒙、酒精、一般環境污染物如四氯化碳、DDT、戴歐辛等等,另外特別一提的是儲藏的穀類因被黃麴黴菌污染而產生的黃麴毒素,經長期服用後,亦是造成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2)肝炎
根據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的研究,已確定慢性B型肝炎和C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是形成肝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畢斯理發現,B型肝炎陽性帶原者,罹患肝癌的機會比陰性者高98倍,同時學者發現在台灣地區肝癌的發生率在一般群眾每10萬有10-30患者,但是男性B型肝炎患者則增加至每10萬人口有200-812 例,若病患不幸發展至肝硬化的階段,則年發生率增加至1000-5000例,因此如何避免和減少肝炎病毒的感染和治療肝炎是一個很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造成肝癌的原因很複雜,它通常是多種因子共同作用造成的,肝細胞長期暴露於化學致癌物質或被肝炎病毒的感染,增加了肝細胞的基因突變的可能性,隨著慢性肝炎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的增加,造成肝細胞癌化的機會和比例也增加。由於了解到肝炎病毒、環境污染物如黃麴毒素和酒精為造成肝癌的成因,因此如何避免感染減少食物污染物質,是減少肝癌發生率的根本辦法,已被感染者應定期利用肝臟超音波和血中甲型胎兒蛋白檢查,以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